水分析化学
开课时间
长期有效
课程评分
............... 0.0
课程人数
0人
该课程不可加入,请联系课程负责人
课程介绍

《水分析化学》这门课程是环境分析化学的基础及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水及其它物质的组成 、含量和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和理论的学科,在水环境保护中起着眼睛的作用。

河海大学主讲的水分析化学课程属于基础平台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是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内容。本课程讲授以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概念和基本技能为主,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介绍水质分析监测中的具体方法,加深学生对滴定分析方法的理解。

学习者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掌握水分析化学的四大滴定方法, 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操作,并 能够根据分析样品的性质 、分析对象设计合理的检测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录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1.1 水分析化学概述
课时 1 1.1 绪论
2章: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1节: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课时 2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2节: 2.2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课时 3 2.2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3节: 2.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课时 4 2.3 有效数字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3章: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1节: 3.1 酸碱平衡理论基础
课时 5 3.1 酸碱平衡理论基础
2节: 3.2 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
课时 6 3.2 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
3节: 3.3 溶液pH值的计算
课时 7 3.3 溶液pH值的计算
4节: 3.4 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剂方法
课时 8 3.4 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剂方法
5节: 3.5 酸碱滴定的原理
课时 9 3.5 酸碱滴定原理
4章: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
1节: 4.1 EDTA 与EDTA配合物特点
课时 10 4.1 EDTA与EDTA配合物特点
2节: 4.2 外界条件对EDTA-金属配合物稳定性影响
课时 11 4.2 外界条件对EDTA-金属配合物稳定性影响
3节: 4.3 配位滴定原理及金属指示剂
课时 12 4.3 配位滴定原理及金属指示剂
5章: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节: 5.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及反应进度
课时 13 5.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及反应进度
2节: 5.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课时 14 5.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3节: 5.3 氧化还原滴定应用
课时 15 5.3 氧化还原滴定法
6章: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
1节: 6.1 银量法
课时 16 6.1 银量法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1.1 水分析化学概述
课时 1 1.1 绪论
2章: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1节: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课时 2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2节: 2.2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课时 3 2.2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3节: 2.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课时 4 2.3 有效数字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3章: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1节: 3.1 酸碱平衡理论基础
课时 5 3.1 酸碱平衡理论基础
2节: 3.2 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
课时 6 3.2 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
3节: 3.3 溶液pH值的计算
课时 7 3.3 溶液pH值的计算
4节: 3.4 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剂方法
课时 8 3.4 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剂方法
5节: 3.5 酸碱滴定的原理
课时 9 3.5 酸碱滴定原理
4章: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
1节: 4.1 EDTA 与EDTA配合物特点
课时 10 4.1 EDTA与EDTA配合物特点
2节: 4.2 外界条件对EDTA-金属配合物稳定性影响
课时 11 4.2 外界条件对EDTA-金属配合物稳定性影响
3节: 4.3 配位滴定原理及金属指示剂
课时 12 4.3 配位滴定原理及金属指示剂
5章: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节: 5.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及反应进度
课时 13 5.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及反应进度
2节: 5.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课时 14 5.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3节: 5.3 氧化还原滴定应用
课时 15 5.3 氧化还原滴定法
6章: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
1节: 6.1 银量法
课时 16 6.1 银量法

课程教师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公告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