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
开课时间
长期有效
课程评分
............... 0.0
课程人数
0人
该课程不可加入,请联系课程负责人
课程介绍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对食品营养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食品营养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它是我校食品类专业基础课程,与我院优势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相结合,围绕粮油与食品营养进行教学。本课程注重发展食品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引入案例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将国家粮食发展趋势、产业需求及产业科技资源与书本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全面了解、重点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新内容,为以后学习各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食品营养学》课程重点介绍人体对营养的需要,即营养学基础,包括食品定义与内涵、营养学的基本概念、营养学的内容与研究方法、营养学的进展;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包括包括人体的构成、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各类营养素;能量代谢,包括人体能量消耗、人体一日能量需要的确定、能量供给;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包括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包括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特殊年龄人群营养与膳食、运动员的营养与膳食、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营养与疾病,包括营养与肥胖、营养与心血管疾病、营养与糖尿病、营养与痛风、膳食、营养与癌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社区营养,包括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社会营养监测、保证居民营养的膳食结构与政策措施;营养强化与保健,包括食品强化、保健食品等。

通过《食品营养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为培养适应于食品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其在食品加工和保藏领域中较好地从事教学、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目录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第一节 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及发展
课时 1 绪论1-1
课时 2 绪论1-2
2节: 第二节 食品营养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时 5 绪论2-1
课时 6 绪论2-2
7节: 第一节 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及发展
课时 3 教案
课时 4 课件
8节: 第二节 食品营养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时 7 教案
课时 8 课件
2章: 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
1节: 第一节 人体的构成
课时 9 人体的构成
2节: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课时 1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节: 第三节 蛋白质
课时 13 蛋白质1
课时 14 蛋白质2
课时 15 蛋白质3
课时 16 蛋白质4
课时 17 蛋白质5
4节: 第四节 脂 类
课时 19 脂类1
课时 20 脂类2
课时 21 脂类3
课时 22 脂类4
5节: 第五节 碳水化合物
课时 24 碳水化合物
6节: 第六节 矿物质
课时 26 矿物质
7节: 第七节 维生素
课时 28 维生素1
课时 29 维生素2
8节: 第八节 膳食纤维和水
课时 30 膳食纤维
课时 31 水1
课时 32 水2
25节: 第一节 人体的构成
课时 10 课件
26节: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课时 12 课件
27节: 第三节 蛋白质
课时 18 课件
28节: 第四节 脂 类
课时 23 课件
29节: 第五节 碳水化合物
课时 25 课件
30节: 第六节 矿物质
课时 27 课件
32节: 第八节 膳食纤维和水
课时 33 课件
3章: 第三章 能量代谢
1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
课时 34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1
课时 35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2
课时 36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3
课时 37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4
2节: 第二节 人体一日能量需要的确定及能量供给
课时 39 人体一日能量需要的确定及能量供给
7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
课时 38 课件
4章: 第四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2节: 第二节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课时 41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1
课时 42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2
课时 43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3
课时 44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4
课时 45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5
课时 46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6
3节: 第三节 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课时 49 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10节: 第一节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课时 40 课件
11节: 第二节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课时 47 课件
课时 48 食物硒
12节: 第三节 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课时 50 课件
课时 51 课外资料
5章: 第五章 不同人群的营养
1节: 第一节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课时 52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3节: 第三节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课时 55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1
课时 56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2
10节: 第一节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课时 53 课件
11节: 第二节 特殊年龄人群营养与膳食
课时 54 课件
12节: 第三节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课时 57 课件
课时 58 课外资料
6章: 第六章 营养与疾病
1节: 第一节 营养与肥胖
课时 59 营养与肥胖1
课时 60 营养与肥胖2
2节: 第二节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课时 62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1
课时 63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2
3节: 第三节 营养与糖尿病
课时 65 营养与糖尿病
4节: 第四节 营养与痛风
课时 67 营养与痛风
5节: 第五节 膳食、营养与癌症
课时 69 膳食、营养与癌症
16节: 第一节 营养与肥胖
课时 61 课件
17节: 第二节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课时 64 课件
18节: 第三节 营养与糖尿病
课时 66 课件
19节: 第四节 营养与痛风
课时 68 课件
20节: 第五节 膳食、营养与癌症
课时 70 课件
7章: 第七章 社区营养
1节: 第一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课时 71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
课时 7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
2节: 第二节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社会营养监测
课时 74 教学视频
3节: 第三节 保证居民营养的膳食结构与政策措施
课时 75 教学视频
10节: 第一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课时 73 课件
12节: 第三节 保证居民营养的膳食结构与政策措施
课时 76 课件
8章: 第八章 营养强化与保健
1节: 第一节 食品强化
课时 77 食品强化
7节: 第一节 食品强化
课时 78 课外资料
课时 79 课件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第一节 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及发展
课时 1 绪论1-1
课时 2 绪论1-2
2节: 第二节 食品营养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时 5 绪论2-1
课时 6 绪论2-2
7节: 第一节 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及发展
课时 3 教案
课时 4 课件
8节: 第二节 食品营养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时 7 教案
课时 8 课件
2章: 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
1节: 第一节 人体的构成
课时 9 人体的构成
2节: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课时 1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节: 第三节 蛋白质
课时 13 蛋白质1
课时 14 蛋白质2
课时 15 蛋白质3
课时 16 蛋白质4
课时 17 蛋白质5
4节: 第四节 脂 类
课时 19 脂类1
课时 20 脂类2
课时 21 脂类3
课时 22 脂类4
5节: 第五节 碳水化合物
课时 24 碳水化合物
6节: 第六节 矿物质
课时 26 矿物质
7节: 第七节 维生素
课时 28 维生素1
课时 29 维生素2
8节: 第八节 膳食纤维和水
课时 30 膳食纤维
课时 31 水1
课时 32 水2
25节: 第一节 人体的构成
课时 10 课件
26节: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课时 12 课件
27节: 第三节 蛋白质
课时 18 课件
28节: 第四节 脂 类
课时 23 课件
29节: 第五节 碳水化合物
课时 25 课件
30节: 第六节 矿物质
课时 27 课件
32节: 第八节 膳食纤维和水
课时 33 课件
3章: 第三章 能量代谢
1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
课时 34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1
课时 35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2
课时 36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3
课时 37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4
2节: 第二节 人体一日能量需要的确定及能量供给
课时 39 人体一日能量需要的确定及能量供给
7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概述及人体能量消耗
课时 38 课件
4章: 第四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2节: 第二节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课时 41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1
课时 42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2
课时 43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3
课时 44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4
课时 45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5
课时 46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6
3节: 第三节 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课时 49 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10节: 第一节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课时 40 课件
11节: 第二节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课时 47 课件
课时 48 食物硒
12节: 第三节 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课时 50 课件
课时 51 课外资料
5章: 第五章 不同人群的营养
1节: 第一节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课时 52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3节: 第三节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课时 55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1
课时 56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2
10节: 第一节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课时 53 课件
11节: 第二节 特殊年龄人群营养与膳食
课时 54 课件
12节: 第三节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课时 57 课件
课时 58 课外资料
6章: 第六章 营养与疾病
1节: 第一节 营养与肥胖
课时 59 营养与肥胖1
课时 60 营养与肥胖2
2节: 第二节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课时 62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1
课时 63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2
3节: 第三节 营养与糖尿病
课时 65 营养与糖尿病
4节: 第四节 营养与痛风
课时 67 营养与痛风
5节: 第五节 膳食、营养与癌症
课时 69 膳食、营养与癌症
16节: 第一节 营养与肥胖
课时 61 课件
17节: 第二节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课时 64 课件
18节: 第三节 营养与糖尿病
课时 66 课件
19节: 第四节 营养与痛风
课时 68 课件
20节: 第五节 膳食、营养与癌症
课时 70 课件
7章: 第七章 社区营养
1节: 第一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课时 71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
课时 7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
2节: 第二节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社会营养监测
课时 74 教学视频
3节: 第三节 保证居民营养的膳食结构与政策措施
课时 75 教学视频
10节: 第一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课时 73 课件
12节: 第三节 保证居民营养的膳食结构与政策措施
课时 76 课件
8章: 第八章 营养强化与保健
1节: 第一节 食品强化
课时 77 食品强化
7节: 第一节 食品强化
课时 78 课外资料
课时 79 课件

课程教师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公告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