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
开课时间
长期有效
课程评分
............... 0.0
课程人数
0人
该课程不可加入,请联系课程负责人
课程介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继“电路”、“信号与系统”课程之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工程基础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本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主要有晶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负反馈放大电路、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直流稳压电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的仿真实验技能,具有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接受电子技术新发展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电子技术知识用于本专业的能力。

 

本课程理论部分内容共9章,本MOOC共20讲、有165个知识点;另外有4个实验,实验含仿真调试、实际电路调试的过程及结果介绍。课程中每章最后均有知识点复习视频、难题解析视频和知识点测试单元,课程中每讲之后给学习者留有作业,提交作业的同学均可以看到老师提供的作业参考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应用了许多“电路”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例如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二端口网络,还应用了“信号与系统”课程中S域系统函数、频域系统函数等知识点。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射频电路、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EDA课程设计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半导体基本知识、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集成电路应用等知识将为这些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团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组建设的“模拟电子技术”MOOC是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7年本MOOC首次上线,获评“2017年度中国大学MOOC新锐奖”。本学期课程教学团队共有10位主讲老师为本课程的答疑老师,其中有1位北京市教学名师、2位校级优秀主讲名师、10位博士。

  

本MOOC课程制作团队在制作期间聘请了11位助教,黄文俊、王杰、朱斯燕、尚晓东、张海星、陈晓宇、邓立凯、胡庆伟、刘玉真、牟文婷、郑曦均是刘颖教授所在的宽带自组通信实验室的研究生,助教们在学习、科研工作之余完成了全部的MOOC课程的后期编辑制作工作。课程的视频资源来自课程组主讲教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教学现场随堂录像,录制工作负责人是学校远程教育中心刘岩老师。后期增加的实验内容由课程组李维敏老师负责。

课程目录
1章: 第6讲 (第3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续3)
1节: 3.19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直流分析
课时 1 3.19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直流分析
2节: 3.20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交流分析
课时 3 3.20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交流分析
3节: 3.2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分析步骤小结
课时 5 3.2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步骤小结
4节: 3.22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静态分析
课时 7 3.22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静态分析
5节: 3.23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动态分析
课时 9 3.23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动态分析
6节: 3.24 CB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课时 11 3.24 CB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7节: 3.25 CE、CC、CB放大电路性能比较
课时 14 3.25 CE、CC、CB放大电路性能比较
8节: 3.26 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
课时 15 3.26 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
9节: 3.27 直接耦合的零漂和电位匹配问题
课时 17 3.27 直接耦合的零漂和电位匹配问题
10节: 3.28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时 19 3.28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11节: 3.29 多级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课时 21 3.29 多级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14节: 第3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侯建军教授主讲
课时 24 第3章 习题难点解析
15节: 第3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教材5)
课时 26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难题解析-1
课时 27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难题解析-2
课时 28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难题解析-3
课时 29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难题解析-4
46节: 3.19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直流分析
课时 2 3.19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直流分析
47节: 3.20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交流分析
课时 4 3.20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交流分析
48节: 3.2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分析步骤小结
课时 6 3.2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步骤小结
49节: 3.22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静态分析
课时 8 3.22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静态分析
50节: 3.23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动态分析
课时 10 3.23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动态分析
51节: 3.24 CB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课时 12 3.24 CB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52节: 3.25 CE、CC、CB放大电路性能比较
课时 13 3.25 CE、CC、CB放大电路性能比较
53节: 3.26 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
课时 16 3.26 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N
54节: 3.27 直接耦合的零漂和电位匹配问题
课时 18 3.27 直接耦合的零漂和电位匹配问题
55节: 3.28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时 20 3.28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56节: 3.29 多级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课时 22 3.29 多级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59节: 第3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侯建军教授主讲
课时 23 第3章 知识点小结
课时 25 第3章 习题难点解析
2章: 第16讲(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内部基本单元电路 续2)
1节: 7.22 放大电路的效率分析
课时 30 M7.22 放大电路的效率分析
2节: 7.23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课时 32 M7.23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3节: 7.24 常用乙类互补推挽功放介绍
课时 34 M7.24 常用乙类互补推挽功放介绍
4节: 7.25 OCL互补功放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课时 36 M7.25 OCL互补功放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节: 7.26 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课时 38 M7.26 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6节: 7.27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的选择
课时 40 M7.27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的选择
7节: 7.28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课时 42 M7.28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8节: 7.29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课时 44 M7.29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9节: 7.30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放输出级
课时 46 M7.30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放输出级
10节: 7.31 D类功放
课时 48 M7.31 D类功放
11节: 7.32 集成运放简介
课时 50 M7.32 集成运放简介
13节: 第7章 知识点复习--白双教授主讲
课时 52 第7章 知识点复习
43节: 7.22 放大电路的效率分析
课时 31 7.22 放大电路的效率分析
44节: 7.23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课时 33 7.23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45节: 7.24 常用乙类互补推挽功放介绍
课时 35 7.24 常用乙类互补推挽功放介绍
46节: 7.25 OCL互补功放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课时 37 7.25 OCL互补功放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7节: 7.26 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课时 39 7.26 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48节: 7.27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的选择
课时 41 7.27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的选择
49节: 7.28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课时 43 7.28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50节: 7.29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课时 45 7.29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51节: 7.30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放输出级
课时 47 7.30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放输出级
52节: 7.31 D类功放
课时 49 7.31 D类功放
53节: 7.32 集成运放简介
课时 51 7.32 集成运放简介
55节: 第7章 知识点复习--白双教授主讲
课时 53 第7章 知识点复习
3章: 第1讲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
1节: 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课时 54 M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2节: 1.2 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课时 56 M1.2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3节: 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举例
课时 58 M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举例
4节: 1.4 电子技术的发展
课时 60 M1.4 电子技术的发展
5节: 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及特征
课时 62 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及特征
6节: 2.2 本征半导体
课时 65 2.2 本征半导体
7节: 2.3 杂质半导体
课时 66 2.3 杂质半导体
28节: 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课时 55 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29节: 1.2 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课时 57 1.2 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30节: 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举例
课时 59 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举例(17-20)
31节: 1.4 电子技术的发展
课时 61 1.4 电子技术的发展(21-23)
32节: 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及特征
课时 63 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及特征(1-6)
33节: 2.2 本征半导体
课时 64 2.2 本征半导体
34节: 2.3 杂质半导体
课时 67 2.3 杂质半导体
35节: 第1章 绪论电子教案
课时 68 第一章 绪论(电子教案)
4章: 第2讲 (第2章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 续)
1节: 2.4 半导体PN结的形成
课时 69 2.4 半导体PN结的形成
2节: 2.5 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
课时 71 2.5 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
3节: 2.6 半导体PN结的电容特性
课时 73 2.6 半导体PN结的电容特性
4节: 2.7 半导体PN结的电致发光特性
课时 75 2.7 半导体PN结的电致发光特性
5节: 2.8 半导体PN结的光电效应
课时 77 2.8 半导体PN结的光电效应
6节: 2.9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课时 79 2.9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7节: 2.10 晶体二极管的等效电阻
课时 81 2.10 晶体二极管的等效电阻
8节: 2.11 晶体二极管的参数
课时 83 2.11 晶体二极管的参数
9节: 2.12 二极管模型
课时 85 2.12 二极管模型
10节: 2.13 几种常见的特殊二极管
课时 87 2.13 几种常见的特殊二极管
11节: 2.14 二极管应用
课时 89 2.14 二极管应用
13节: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92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14节: 第2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教材5)--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94 二极管及其应用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教材5)
46节: 2.4 半导体PN结的形成
课时 70 2.4 半导体PN结的形成
47节: 2.5 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
课时 72 2.5 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
48节: 2.6 半导体PN结的电容特性
课时 74 2.6 半导体PN结的电容特性
49节: 2.7 半导体PN结的电致发光特性
课时 76 2.7 半导体PN结的电致发光特性
50节: 2.8 半导体PN结的光电效应
课时 78 2.8 半导体PN结的光电效应
51节: 2.9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课时 80 2.9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52节: 2.10 晶体二极管的等效电阻
课时 82 2.10 晶体二极管的等效电阻
53节: 2.11 晶体二极管的参数
课时 84 2.11 晶体二极管的参数
54节: 2.12 二极管模型
课时 86 2.12 二极管模型
55节: 2.13 几种常见的特殊二极管
课时 88 2.13 几种常见的特殊二极管
56节: 2.14 二极管应用
课时 90 2.14 二极管应用
57节: 第2章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电子教案
课时 91 第2章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电子教案)
58节: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93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5章: 第3章 测试
4节: 轻松一下
课时 95 轻松一下
6章: 第7讲 (第4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节: 4.1 场效应管概念及分类
课时 96 4.1 场效应管概念及分类
2节: 4.2 结型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课时 98 4.2 结型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3节: 4.3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课时 100 4.3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4节: 4.4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课时 102 4.4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5节: 4.5 MOS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课时 104 4.5 MOS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6节: 4.6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课时 106 4.6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7节: 4.7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特性曲线
课时 108 4.7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特性曲线
8节: 4.8 耗尽型MOS场效应管
课时 110 4.8 耗尽型MOS场效应管
9节: 4.9 场效应管衬底效应
课时 112 4.9 场效应管衬底效应
10节: 4.10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课时 114 4.10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34节: 4.1 场效应管概念及分类
课时 97 4.1 场效应管概念及分类
35节: 4.2 结型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课时 99 4.2 结型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36节: 4.3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课时 101 4.3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更新)
37节: 4.4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课时 103 4.4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38节: 4.5 MOS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课时 105 4.5 MOS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39节: 4.6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课时 107 4.6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40节: 4.7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特性曲线
课时 109 4.7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特性曲线
41节: 4.8 耗尽型MOS场效应管
课时 111 4.8 耗尽型MOS场效应管
42节: 4.9 场效应管衬底效应
课时 113 4.9 场效应管衬底效应
43节: 4.10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课时 115 4.10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7章: 第2、3、4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阶段复习)
10节: 第2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课时 116 第二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11节: 第3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课时 117 第三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12节: 第4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课时 118 第4章 MOOC平台徐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8章: 第8讲 (第4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续1)
1节: 4.11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特性比较
课时 119 4.11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特性比较
2节: 4.12 场效应管模型
课时 121 4.12 场效应管模型
3节: 4.13 场效应管直流偏置电路
课时 123 4.13 场效应管直流偏置电路
4节: 4.14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
课时 125 4.14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
5节: 4.15 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
课时 127 4.15 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
6节: 4.16 场效应管共栅放大电路
课时 129 4.16 场效应管共栅放大电路
7节: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李赵红副教授主讲
课时 131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10节: 第4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教材5)
课时 133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难题解析-1
课时 134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难题解析-2
31节: 4.11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特性比较
课时 120 4.11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特性比较
32节: 4.12 场效应管模型
课时 122 4.12 场效应管模型
33节: 4.13 场效应管直流偏置电路
课时 124 4.13 场效应管直流偏置电路
34节: 4.14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
课时 126 4.14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
35节: 4.15 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
课时 128 4.15 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
36节: 4.16 场效应管共栅放大电路
课时 130 4.16 场效应管共栅放大电路
37节: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李赵红副教授主讲
课时 132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9章: 第10讲 (第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续1)
1节: 5.8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幅频特性
课时 135 5.8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幅频特性
2节: 5.9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相频特性
课时 137 5.9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相频特性
3节: 5.10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39 5.10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4节: 5.11 高频截频和带宽分析方法
课时 141 5.11 高频截频和带宽分析方法
5节: 5.1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课时 143 5.1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6节: 5.13 单管共极CC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5 5.13 单管共极CC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7节: 5.14 单管共基CB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7 5.14 单管共基CB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8节: 5.1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课时 149 5.1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9节: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黄亮副教授主讲
课时 151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31节: 5.8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幅频特性
课时 136 5.8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幅频特性
32节: 5.9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相频特性
课时 138 5.9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相频特性
33节: 5.10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0 5.10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34节: 5.11 高频截频和带宽分析方法
课时 142 5.11 高频截频和带宽分析方法
35节: 5.1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课时 144 5.1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36节: 5.13 单管共极CC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6 5.13 单管共极CC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37节: 5.14 单管共基CB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8 5.14 单管共基CB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38节: 5.1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课时 150 5.1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39节: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黄亮副教授主讲
课时 152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40节: 第5章 电子教案
课时 153 第5章 电子教案
10章: 第11讲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1节: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课时 154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2节: 6.2 反馈的分类方法
课时 156 6.2 反馈的分类方法
3节: 6.3 反馈网络的判断方法
课时 158 6.3 反馈网络的判断方法
4节: 6.4 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0 6.4 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
5节: 6.5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2 6.5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6节: 6.6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4 6.6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方法
7节: 6.7 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6 6.7 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8节: 6.8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68 6.8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9节: 6.9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0 6.9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10节: 6.10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2 6.10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11节: 6.1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4 6.1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37节: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课时 155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38节: 6.2 反馈的分类方法
课时 157 6.2 反馈的分类方法
39节: 6.3 反馈网络的判断方法
课时 159 6.3 反馈网络的判断方法
40节: 6.4 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1 6.4 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
41节: 6.5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3 6.5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42节: 6.6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5 6.6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方法
43节: 6.7 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7 6.7 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44节: 6.8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69 6.8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45节: 6.9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1 6.9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46节: 6.10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3 6.10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47节: 6.1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5 6.1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11章: 第12讲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续1)
1节: 6.12 CE组态放大电路负反馈电阻Re的作用
课时 176 6.12 CE组态放大电路负反馈电阻Re的作用
2节: 6.13 负反馈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影响
课时 178 6.13 负反馈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影响
3节: 6.1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
课时 180 6.1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
4节: 6.15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课时 182 6.15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5节: 6.1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课时 184 6.1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6节: 6.17 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放大性能的影响
课时 186 6.17 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放大性能的影响
7节: 6.18 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影响
课时 188 6.18 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影响
8节: 6.19 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课时 190 6.19 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9节: 6.20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课时 192 6.20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31节: 6.12 CE组态放大电路负反馈电阻Re的作用
课时 177 6.12 CE组态放大电路负反馈电阻Re的作用
32节: 6.13 负反馈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影响
课时 179 6.13 负反馈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影响
33节: 6.1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
课时 181 6.1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
34节: 6.15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课时 183 6.15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35节: 6.1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课时 185 6.1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36节: 6.17 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放大性能的影响
课时 187 6.17 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放大性能的影响
37节: 6.18 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影响
课时 189 6.18 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影响
38节: 6.19 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课时 191 6.19 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39节: 6.20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课时 193 6.20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12章: 第13讲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续2)
1节: 6.21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等效电路法
课时 194 M6.21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等效电路法
2节: 6.22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方框图分析法
课时 196 M6.22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方框图分析法
3节: 6.2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近似计算
课时 198 M6.2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近似计算
4节: 6.24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
课时 200 M6.24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
5节: 6.25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决方法
课时 202 M6.25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决方法
6节: 6.26 防止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方法
课时 204 M6.26 防止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方法
7节: 第6章 知识点复习--霍炎教授主讲
课时 206 第6章 知识点复习
10节: 第6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文献5)
课时 208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1
课时 209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2
课时 210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3
31节: 6.21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等效电路法
课时 195 6.21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等效电路法
32节: 6.22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方框图分析法
课时 197 6.22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方框图分析法
33节: 6.2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近似计算
课时 199 6.2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近似计算
34节: 6.24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
课时 201 6.24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
35节: 6.25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决方法
课时 203 6.25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决方法
36节: 6.26 防止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方法
课时 205 6.26 防止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方法
37节: 第6章 知识点复习--霍炎教授主讲
课时 207 第6章 知识点复习
13章: 第14讲 (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内部基本单元电路)
1节: 7.1 模拟集成电路涉及的主要问题
课时 211 M7.1 模拟集成电路涉及的主要问题
2节: 7.2 集成化元器件的工艺特点
课时 213 M7.2 集成化元器件的工艺特点
3节: 7.3 模拟集成电路基本概念
课时 215 M7.3 模拟集成电路基本概念
4节: 7.4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课时 217 M7.4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5节: 7.5 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简介
课时 219 M7.5 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简介
6节: 7.6 镜像电流源
课时 221 M7.6 镜像电流源
7节: 7.7 比例电流源
课时 223 M7.7 比例电流源
8节: 7.8 微电流源
课时 225 M7.8 微电流源
9节: 7.9 威尔逊电流源
课时 227 M7.9 威尔逊电流源
10节: 7.10 多路恒流源
课时 229 M7.10 多路恒流源
11节: 7.11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流源
课时 231 M7.11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流源
12节: 7.12 集成电路中电流源的主要作用
课时 233 M7.12 集成电路中电流源的主要作用
40节: 7.1 模拟集成电路涉及的主要问题
课时 212 7.1 模拟集成电路涉及的主要问题
41节: 7.2 集成化元器件的工艺特点
课时 214 7.2 集成化元器件的工艺特点
42节: 7.3 模拟集成电路基本概念
课时 216 7.3 模拟集成电路基本概念
43节: 7.4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课时 218 7.4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44节: 7.5 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简介
课时 220 7.5 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简介
45节: 7.6 镜像电流源
课时 222 7.6 镜像电流源
46节: 7.7 比例电流源
课时 224 7.7 比例电流源
47节: 7.8 微电流源
课时 226 7.8 微电流源
48节: 7.9 威尔逊电流源
课时 228 7.9 威尔逊电流源
49节: 7.10 多路恒流源
课时 230 7.10 多路恒流源
50节: 7.11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流源
课时 232 7.11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流源
51节: 7.12 集成电路中电流源的主要作用
课时 234 7.12 集成电路中电流源的主要作用
14章: 第19讲(第8章 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续2)
1节: 8.14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
课时 235 M8.14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
2节: 8.15 电压—电流源变换电路
课时 237 M8.15 电压—电流源变换电路
3节: 8.16 RC有源滤波器
课时 239 M8.16 RC有源滤波器
4节: 8.17 测量放大电路
课时 241 M8.17 测量放大电路
5节: 8.18 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课时 243 M8.18 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6节: 8.19 单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课时 245 M8.19 单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7节: 8.20 线性稳压电路
课时 247 M8.20 线性稳压电路
8节: 8.2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课时 249 M8.2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9节: 第8章 知识点复习--任希副教授主讲
课时 251 第八章 知识点复习
12节: 第8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文献5)
课时 253 第8章 双极性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难题解析-1
课时 254 第8章 双极性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难题解析-2
课时 255 第8章 双极性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难题解析-3
37节: 8.14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
课时 236 8.14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
38节: 8.15 电压—电流源变换电路
课时 238 8.15 电压—电流源变换电路
39节: 8.16 RC有源滤波器
课时 240 8.16 RC有源滤波器
40节: 8.17 测量放大电路
课时 242 8.17 测量放大电路
41节: 8.18 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课时 244 8.18 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42节: 8.19 单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课时 246 8.19 单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43节: 8.20 线性稳压电路
课时 248 8.20 线性稳压电路
44节: 8.2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课时 250 8.2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45节: 第8章 知识点复习--任希副教授主讲
课时 252 第八章 知识点复习
15章: 第20讲(第9章 直流稳压源电路)
1节: 9.1 直流稳压电源概述
课时 256 M9.1 直流稳压电源概述
2节: 9.2 整流电路
课时 258 M9.2 整流电路
3节: 9.3 滤波电路
课时 260 M9.3 滤波电路
4节: 9.4 稳压电路
课时 262 M9.4 稳压电路
5节: 9.5 电源设计案例
课时 264 M9.5 电源设计案例
6节: 9.6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课时 266 M9.6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7节: 9.7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课时 268 M9.7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8节: 9.8 开关型稳压电路
课时 270 M9.8 开关型稳压电路
9节: 第9章 知识点复习--邓涛教授主讲
课时 272 第9章 知识点复习
12节: 第9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文献5)
课时 274 第9章直流稳压源电路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文献5)
37节: 9.1 直流稳压电源概述
课时 257 9.1 直流稳压电源概述
38节: 9.2 整流电路
课时 259 9.2 整流电路
39节: 9.3 滤波电路
课时 261 9.3 滤波电路
40节: 9.4 稳压电路
课时 263 9.4 稳压电路
41节: 9.5 电源设计案例
课时 265 9.5 电源设计案例
42节: 9.6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课时 267 9.6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43节: 9.7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课时 269 9.7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44节: 9.8 开关型稳压电路
课时 271 9.8 开关型稳压电路
45节: 第9章 知识点复习--邓涛教授主讲
课时 273 第9章 知识点复习
16章: 期末线下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7节: 期末模拟考试题
课时 275 (线下模拟)期末考试题
8节: 期末模拟考试题 参考答案
课时 276 (线下模拟)期末考试题 参考答案
17章: 第6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277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18章: 第7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278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19章: 第9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279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20章: 实验一: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4节: 实验一: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课时 280 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21章: 实验二:功放电路实验
4节: 实验二:功放电路实验
课时 281 功放电路实验
22章: 实验三:运放应用电路实验
4节: 实验三:运放应用电路实验
课时 282 运放应用电路实验
23章: 实验0:晶体二极管典型应用电路仿真实验
4节: 电路仿真: 二极管典型应用电路仿真
课时 283 第2章 二极管典型应用电路仿真
24章: 第2章 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海淀校区、威海校区)
课时 284 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25章: 第3讲 (第3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节: 3.1 三极管的分类及结构
课时 285 3.1 三极管的分类及结构
2节: 3.2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个区的作用
课时 287 3.2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个区的作用
3节: 3.3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种连接方法
课时 289 3.3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种连接方法(13-19)
4节: 3.4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课时 291 3.4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5节: 3.5 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课时 293 3.5 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19节: 3.1 三极管的分类及结构
课时 286 3.1 三极管的分类及结构
20节: 3.2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个区的作用
课时 288 3.2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个区的作用
21节: 3.3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种连接方法
课时 290 3.3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种连接方法N
22节: 3.4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课时 292 3.4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23节: 3.5 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课时 294 3.5 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26章: 第4讲 (第3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续1)
1节: 3.6 晶体三极管的参数
课时 295 3.6 晶体三极管的参数
2节: 3.7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课时 297 3.7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3节: 3.8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课时 299 3.8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4节: 3.9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时 301 3.9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5节: 3.10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课时 303 3.10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6节: 3.1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内容及方法
课时 305 3.1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内容及方法
7节: 3.12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
课时 307 3.12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
25节: 3.6 晶体三极管的参数
课时 296 3.6 晶体三极管的参数
26节: 3.7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课时 298 3.7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7节: 3.8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课时 300 3.8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28节: 3.9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时 302 3.9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9节: 3.10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课时 304 3.10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0节: 3.1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内容及方法
课时 306 3.1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内容及方法
31节: 3.12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
课时 308 3.12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
27章: 第5讲 (第3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续2)
1节: 3.13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分析步骤小结
课时 309 3.13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分析步骤小结
2节: 3.14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失真
课时 311 3.14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失真
3节: 3.15 晶体三极管直流模型
课时 313 3.15 晶体三极管直流模型
4节: 3.16 晶体三极管h参数模型导出过程
课时 315 3.16 晶体三极管h参数模型导出过程
5节: 3.17 晶体三极管低频小信号模型
课时 317 3.17 晶体三极管低频小信号模型
6节: 3.18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法
课时 319 3.18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法
22节: 3.13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分析步骤小结
课时 310 3.13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分析步骤小结
23节: 3.14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失真
课时 312 3.14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失真
24节: 3.15 晶体三极管直流模型
课时 314 3.15 晶体三极管直流模型
25节: 3.16 晶体三极管h参数模型导出过程
课时 316 3.16 晶体三极管h参数模型导出过程
26节: 3.17 晶体三极管低频小信号模型
课时 318 3.17 晶体三极管低频小信号模型
27节: 3.18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法
课时 320 3.18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法
28章: 第4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321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29章: 第9讲 (第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节: 5.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课时 322 5.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2节: 5.2 晶体三极管的高频模型--混合π模型
课时 324 5.2 晶体三极管的高频模型--混合π模型
3节: 5.3 共射截频fβ
课时 326 5.3 共射截频fβ
4节: 5.4 特征频率
课时 328 5.4 特征频率
5节: 5.5 共基截频fα
课时 330 5.5 共基截频fα
6节: 5.6 单向近似模型-密勒原理
课时 332 5.6 单向近似模型-密勒原理
7节: 5.7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课时 334 5.7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25节: 5.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课时 323 5.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26节: 5.2 晶体三极管的高频模型--混合π模型
课时 325 5.2 晶体三极管的高频模型--混合π模型
27节: 5.3 共射截频fβ
课时 327 5.3 共射截频fβ
28节: 5.4 特征频率
课时 329 5.4 特征频率
29节: 5.5 共基截频fα
课时 331 5.5 共基截频fα
30节: 5.6 单向近似模型-密勒原理
课时 333 5.6 单向近似模型-密勒原理
31节: 5.7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课时 335 5.7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30章: 第5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336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31章: 第15讲 (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内部基本单元电路 续1)
1节: 7.13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输入输出方式
课时 337 M7.13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输入输出方式
2节: 7.14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课时 339 M7.14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节: 7.15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输入的放大作用分析
课时 341 M7.15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输入的放大作用分析
4节: 7.16 差放动态分析—共模输入的抑制作用分析
课时 343 M7.16 差放动态分析—共模输入的抑制作用分析
5节: 7.17 差放动态分析—任意信号的输入作用分析
课时 345 M7.17 差放动态分析—任意信号的输入作用分析
6节: 7.18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传输特性分析
课时 347 M7.18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传输特性分析
7节: 7.19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课时 349 M7.19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8节: 7.20 温漂和失调
课时 351 M7.20 温漂和失调
9节: 7.2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课时 353 M7.2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31节: 7.13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输入输出方式
课时 338 7.13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输入输出方式
32节: 7.14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课时 340 7.14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3节: 7.15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输入的放大作用分析
课时 342 7.15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输入的放大作用分析
34节: 7.16 差放动态分析—共模输入的抑制作用分析
课时 344 7.16 差放动态分析—共模输入的抑制作用分析
35节: 7.17 差放动态分析—任意信号的输入作用分析
课时 346 7.17 差放动态分析—任意信号的输入作用分析
36节: 7.18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传输特性分析
课时 348 7.18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传输特性分析
37节: 7.19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课时 350 7.19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38节: 7.20 温漂和失调
课时 352 7.20 温漂和失调
39节: 7.2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课时 354 7.2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32章: 第17讲(第8章 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1节: 8.1 集成运放分析及理想运放模型
课时 355 M8.1 集成运放分析及理想运放模型
2节: 8.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课时 357 M8.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3节: 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课时 359 M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4节: 8.4 加减运算电路
课时 361 M8.4 加减运算电路
5节: 8.5 积分与微分计算电路
课时 363 M8.5 积分与微分计算电路
6节: 8.6 对数运算电路
课时 365 M8.6 对数运算电路
7节: 8.7 指数运算电路及运算例题
课时 367 M8.7 指数运算电路及运算例题
25节: 8.1 集成运放分析及理想运放模型
课时 356 8.1 集成运放分析及理想运放模型
26节: 8.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课时 358 8.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27节: 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课时 360 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28节: 8.4 加减运算电路
课时 362 8.4 加减运算电路
29节: 8.5 积分与微分计算电路
课时 364 8.5 积分与微分计算电路
30节: 8.6 对数运算电路
课时 366 8.6 对数运算电路
31节: 8.7 指数运算电路及运算例题
课时 368 8.7 指数运算电路及运算例题
33章: 第18讲(第8章 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续1)
1节: 8.8 乘法运算电路
课时 369 M8.8 乘法运算电路
2节: 8.9 除法运算电路
课时 371 M8.9 除法运算电路
3节: 8.10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及练习
课时 373 M8.10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及练习
4节: 8.11 迟滞比较器
课时 375 M8.11 迟滞比较器
5节: 8.12 RC振荡器
课时 377 M8.12 RC振荡器
6节: 8.13 矩形波发生电路
课时 379 M8.13 矩形波发生电路
22节: 8.8 乘法运算电路
课时 370 8.8 乘法运算电路N
23节: 8.9 除法运算电路
课时 372 8.9 除法运算电路
24节: 8.10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及练习
课时 374 8.10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及练习
25节: 8.11 迟滞比较器
课时 376 8.11 迟滞比较器 N
26节: 8.12 RC振荡器
课时 378 8.12 RC振荡器
27节: 8.13 矩形波发生电路
课时 380 8.13 矩形波发生电路
34章: 第8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381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35章: 期末总复习--课程知识点串讲
1节: 期末知识点串讲1--路勇副教授主讲
课时 382 期末知识点串讲(一)
2节: 期末知识点串讲2--路勇副教授主讲
课时 384 期末知识点串讲(二)
7节: 期末知识点串讲1--路勇副教授主讲
课时 383 期末知识点串讲(一)
8节: 期末知识点串讲2--路勇副教授主讲
课时 385 期末知识点串讲(二)
36章: 各章节知识点复习及习题难点解析回顾
1节: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386 第二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2节: 第3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侯建军教授主讲
课时 390 第三章 习题难点解析
3节: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李赵红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1 第四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4节: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黄亮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3 第五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5节: 第6章 知识点复习--霍炎教授主讲
课时 396 第六章 知识点复习
6节: 第7章 知识点复习--白双教授主讲
课时 398 第七章 知识点复习
7节: 第8章 知识点复习--任希副教授主讲
课时 400 第八章 知识点复习
8节: 第9章 知识点复习--邓涛教授主讲
课时 402 第九章 知识点复习
25节: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387 第二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26节: 第3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侯建军教授主讲
课时 388 第三章 知识点复习
课时 389 第三章 习题难点解析
27节: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李赵红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2 第四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28节: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黄亮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4 第五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29节: 第6章 知识点复习--霍炎教授主讲
课时 395 第六章 知识点复习
30节: 第7章 知识点复习--白双教授主讲
课时 397 第七章 知识点复习
31节: 第8章 知识点复习--任希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9 第八章 知识点复习
32节: 第9章 知识点复习--邓涛教授主讲
课时 401 第九章 知识点复习
1章: 第6讲 (第3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续3)
1节: 3.19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直流分析
课时 1 3.19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直流分析
2节: 3.20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交流分析
课时 3 3.20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交流分析
3节: 3.2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分析步骤小结
课时 5 3.2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步骤小结
4节: 3.22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静态分析
课时 7 3.22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静态分析
5节: 3.23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动态分析
课时 9 3.23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动态分析
6节: 3.24 CB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课时 11 3.24 CB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7节: 3.25 CE、CC、CB放大电路性能比较
课时 14 3.25 CE、CC、CB放大电路性能比较
8节: 3.26 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
课时 15 3.26 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
9节: 3.27 直接耦合的零漂和电位匹配问题
课时 17 3.27 直接耦合的零漂和电位匹配问题
10节: 3.28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时 19 3.28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11节: 3.29 多级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课时 21 3.29 多级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14节: 第3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侯建军教授主讲
课时 24 第3章 习题难点解析
15节: 第3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教材5)
课时 26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难题解析-1
课时 27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难题解析-2
课时 28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难题解析-3
课时 29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难题解析-4
46节: 3.19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直流分析
课时 2 3.19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直流分析
47节: 3.20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交流分析
课时 4 3.20 CE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交流分析
48节: 3.2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分析步骤小结
课时 6 3.2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步骤小结
49节: 3.22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静态分析
课时 8 3.22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静态分析
50节: 3.23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动态分析
课时 10 3.23 CC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动态分析
51节: 3.24 CB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课时 12 3.24 CB组态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52节: 3.25 CE、CC、CB放大电路性能比较
课时 13 3.25 CE、CC、CB放大电路性能比较
53节: 3.26 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
课时 16 3.26 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N
54节: 3.27 直接耦合的零漂和电位匹配问题
课时 18 3.27 直接耦合的零漂和电位匹配问题
55节: 3.28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时 20 3.28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56节: 3.29 多级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课时 22 3.29 多级放大电路分析案例
59节: 第3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侯建军教授主讲
课时 23 第3章 知识点小结
课时 25 第3章 习题难点解析
2章: 第16讲(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内部基本单元电路 续2)
1节: 7.22 放大电路的效率分析
课时 30 M7.22 放大电路的效率分析
2节: 7.23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课时 32 M7.23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3节: 7.24 常用乙类互补推挽功放介绍
课时 34 M7.24 常用乙类互补推挽功放介绍
4节: 7.25 OCL互补功放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课时 36 M7.25 OCL互补功放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节: 7.26 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课时 38 M7.26 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6节: 7.27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的选择
课时 40 M7.27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的选择
7节: 7.28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课时 42 M7.28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8节: 7.29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课时 44 M7.29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9节: 7.30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放输出级
课时 46 M7.30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放输出级
10节: 7.31 D类功放
课时 48 M7.31 D类功放
11节: 7.32 集成运放简介
课时 50 M7.32 集成运放简介
13节: 第7章 知识点复习--白双教授主讲
课时 52 第7章 知识点复习
43节: 7.22 放大电路的效率分析
课时 31 7.22 放大电路的效率分析
44节: 7.23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课时 33 7.23 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45节: 7.24 常用乙类互补推挽功放介绍
课时 35 7.24 常用乙类互补推挽功放介绍
46节: 7.25 OCL互补功放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课时 37 7.25 OCL互补功放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7节: 7.26 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课时 39 7.26 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48节: 7.27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的选择
课时 41 7.27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的选择
49节: 7.28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课时 43 7.28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50节: 7.29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课时 45 7.29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51节: 7.30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放输出级
课时 47 7.30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放输出级
52节: 7.31 D类功放
课时 49 7.31 D类功放
53节: 7.32 集成运放简介
课时 51 7.32 集成运放简介
55节: 第7章 知识点复习--白双教授主讲
课时 53 第7章 知识点复习
3章: 第1讲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
1节: 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课时 54 M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2节: 1.2 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课时 56 M1.2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3节: 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举例
课时 58 M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举例
4节: 1.4 电子技术的发展
课时 60 M1.4 电子技术的发展
5节: 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及特征
课时 62 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及特征
6节: 2.2 本征半导体
课时 65 2.2 本征半导体
7节: 2.3 杂质半导体
课时 66 2.3 杂质半导体
28节: 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课时 55 1.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介
29节: 1.2 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课时 57 1.2 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30节: 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举例
课时 59 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举例(17-20)
31节: 1.4 电子技术的发展
课时 61 1.4 电子技术的发展(21-23)
32节: 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及特征
课时 63 2.1 半导体基础知识及特征(1-6)
33节: 2.2 本征半导体
课时 64 2.2 本征半导体
34节: 2.3 杂质半导体
课时 67 2.3 杂质半导体
35节: 第1章 绪论电子教案
课时 68 第一章 绪论(电子教案)
4章: 第2讲 (第2章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 续)
1节: 2.4 半导体PN结的形成
课时 69 2.4 半导体PN结的形成
2节: 2.5 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
课时 71 2.5 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
3节: 2.6 半导体PN结的电容特性
课时 73 2.6 半导体PN结的电容特性
4节: 2.7 半导体PN结的电致发光特性
课时 75 2.7 半导体PN结的电致发光特性
5节: 2.8 半导体PN结的光电效应
课时 77 2.8 半导体PN结的光电效应
6节: 2.9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课时 79 2.9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7节: 2.10 晶体二极管的等效电阻
课时 81 2.10 晶体二极管的等效电阻
8节: 2.11 晶体二极管的参数
课时 83 2.11 晶体二极管的参数
9节: 2.12 二极管模型
课时 85 2.12 二极管模型
10节: 2.13 几种常见的特殊二极管
课时 87 2.13 几种常见的特殊二极管
11节: 2.14 二极管应用
课时 89 2.14 二极管应用
13节: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92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14节: 第2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教材5)--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94 二极管及其应用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教材5)
46节: 2.4 半导体PN结的形成
课时 70 2.4 半导体PN结的形成
47节: 2.5 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
课时 72 2.5 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
48节: 2.6 半导体PN结的电容特性
课时 74 2.6 半导体PN结的电容特性
49节: 2.7 半导体PN结的电致发光特性
课时 76 2.7 半导体PN结的电致发光特性
50节: 2.8 半导体PN结的光电效应
课时 78 2.8 半导体PN结的光电效应
51节: 2.9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课时 80 2.9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52节: 2.10 晶体二极管的等效电阻
课时 82 2.10 晶体二极管的等效电阻
53节: 2.11 晶体二极管的参数
课时 84 2.11 晶体二极管的参数
54节: 2.12 二极管模型
课时 86 2.12 二极管模型
55节: 2.13 几种常见的特殊二极管
课时 88 2.13 几种常见的特殊二极管
56节: 2.14 二极管应用
课时 90 2.14 二极管应用
57节: 第2章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电子教案
课时 91 第2章 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电子教案)
58节: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93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5章: 第3章 测试
4节: 轻松一下
课时 95 轻松一下
6章: 第7讲 (第4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节: 4.1 场效应管概念及分类
课时 96 4.1 场效应管概念及分类
2节: 4.2 结型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课时 98 4.2 结型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3节: 4.3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课时 100 4.3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4节: 4.4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课时 102 4.4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5节: 4.5 MOS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课时 104 4.5 MOS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6节: 4.6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课时 106 4.6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7节: 4.7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特性曲线
课时 108 4.7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特性曲线
8节: 4.8 耗尽型MOS场效应管
课时 110 4.8 耗尽型MOS场效应管
9节: 4.9 场效应管衬底效应
课时 112 4.9 场效应管衬底效应
10节: 4.10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课时 114 4.10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34节: 4.1 场效应管概念及分类
课时 97 4.1 场效应管概念及分类
35节: 4.2 结型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课时 99 4.2 结型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36节: 4.3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课时 101 4.3 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更新)
37节: 4.4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课时 103 4.4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38节: 4.5 MOS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课时 105 4.5 MOS场效应管分类及结构
39节: 4.6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课时 107 4.6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40节: 4.7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特性曲线
课时 109 4.7 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特性曲线
41节: 4.8 耗尽型MOS场效应管
课时 111 4.8 耗尽型MOS场效应管
42节: 4.9 场效应管衬底效应
课时 113 4.9 场效应管衬底效应
43节: 4.10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课时 115 4.10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7章: 第2、3、4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阶段复习)
10节: 第2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课时 116 第二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11节: 第3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课时 117 第三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12节: 第4章 MOOC平台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课时 118 第4章 MOOC平台徐学生主要问题及解答汇总
8章: 第8讲 (第4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续1)
1节: 4.11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特性比较
课时 119 4.11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特性比较
2节: 4.12 场效应管模型
课时 121 4.12 场效应管模型
3节: 4.13 场效应管直流偏置电路
课时 123 4.13 场效应管直流偏置电路
4节: 4.14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
课时 125 4.14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
5节: 4.15 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
课时 127 4.15 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
6节: 4.16 场效应管共栅放大电路
课时 129 4.16 场效应管共栅放大电路
7节: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李赵红副教授主讲
课时 131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10节: 第4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教材5)
课时 133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难题解析-1
课时 134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难题解析-2
31节: 4.11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特性比较
课时 120 4.11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特性比较
32节: 4.12 场效应管模型
课时 122 4.12 场效应管模型
33节: 4.13 场效应管直流偏置电路
课时 124 4.13 场效应管直流偏置电路
34节: 4.14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
课时 126 4.14 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
35节: 4.15 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
课时 128 4.15 场效应管共漏放大电路
36节: 4.16 场效应管共栅放大电路
课时 130 4.16 场效应管共栅放大电路
37节: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李赵红副教授主讲
课时 132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9章: 第10讲 (第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续1)
1节: 5.8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幅频特性
课时 135 5.8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幅频特性
2节: 5.9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相频特性
课时 137 5.9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相频特性
3节: 5.10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39 5.10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4节: 5.11 高频截频和带宽分析方法
课时 141 5.11 高频截频和带宽分析方法
5节: 5.1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课时 143 5.1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6节: 5.13 单管共极CC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5 5.13 单管共极CC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7节: 5.14 单管共基CB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7 5.14 单管共基CB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8节: 5.1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课时 149 5.1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9节: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黄亮副教授主讲
课时 151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31节: 5.8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幅频特性
课时 136 5.8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幅频特性
32节: 5.9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相频特性
课时 138 5.9 波特图的近似描绘-相频特性
33节: 5.10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0 5.10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34节: 5.11 高频截频和带宽分析方法
课时 142 5.11 高频截频和带宽分析方法
35节: 5.1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课时 144 5.1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36节: 5.13 单管共极CC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6 5.13 单管共极CC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37节: 5.14 单管共基CB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课时 148 5.14 单管共基CB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38节: 5.1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课时 150 5.1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39节: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黄亮副教授主讲
课时 152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40节: 第5章 电子教案
课时 153 第5章 电子教案
10章: 第11讲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1节: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课时 154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2节: 6.2 反馈的分类方法
课时 156 6.2 反馈的分类方法
3节: 6.3 反馈网络的判断方法
课时 158 6.3 反馈网络的判断方法
4节: 6.4 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0 6.4 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
5节: 6.5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2 6.5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6节: 6.6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4 6.6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方法
7节: 6.7 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6 6.7 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8节: 6.8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68 6.8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9节: 6.9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0 6.9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10节: 6.10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2 6.10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11节: 6.1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4 6.1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37节: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课时 155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38节: 6.2 反馈的分类方法
课时 157 6.2 反馈的分类方法
39节: 6.3 反馈网络的判断方法
课时 159 6.3 反馈网络的判断方法
40节: 6.4 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1 6.4 正负反馈的判断方法
41节: 6.5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3 6.5 电压电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42节: 6.6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5 6.6 串并联反馈的判断方法
43节: 6.7 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课时 167 6.7 交直流反馈的判断方法
44节: 6.8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69 6.8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45节: 6.9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1 6.9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46节: 6.10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3 6.10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47节: 6.1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课时 175 6.11 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11章: 第12讲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续1)
1节: 6.12 CE组态放大电路负反馈电阻Re的作用
课时 176 6.12 CE组态放大电路负反馈电阻Re的作用
2节: 6.13 负反馈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影响
课时 178 6.13 负反馈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影响
3节: 6.1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
课时 180 6.1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
4节: 6.15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课时 182 6.15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5节: 6.1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课时 184 6.1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6节: 6.17 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放大性能的影响
课时 186 6.17 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放大性能的影响
7节: 6.18 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影响
课时 188 6.18 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影响
8节: 6.19 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课时 190 6.19 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9节: 6.20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课时 192 6.20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31节: 6.12 CE组态放大电路负反馈电阻Re的作用
课时 177 6.12 CE组态放大电路负反馈电阻Re的作用
32节: 6.13 负反馈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影响
课时 179 6.13 负反馈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影响
33节: 6.1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
课时 181 6.1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
34节: 6.15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课时 183 6.15 负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
35节: 6.1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课时 185 6.16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36节: 6.17 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放大性能的影响
课时 187 6.17 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放大性能的影响
37节: 6.18 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影响
课时 189 6.18 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影响
38节: 6.19 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课时 191 6.19 电压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39节: 6.20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课时 193 6.20 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12章: 第13讲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续2)
1节: 6.21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等效电路法
课时 194 M6.21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等效电路法
2节: 6.22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方框图分析法
课时 196 M6.22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方框图分析法
3节: 6.2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近似计算
课时 198 M6.2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近似计算
4节: 6.24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
课时 200 M6.24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
5节: 6.25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决方法
课时 202 M6.25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决方法
6节: 6.26 防止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方法
课时 204 M6.26 防止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方法
7节: 第6章 知识点复习--霍炎教授主讲
课时 206 第6章 知识点复习
10节: 第6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文献5)
课时 208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1
课时 209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2
课时 210 第6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3
31节: 6.21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等效电路法
课时 195 6.21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等效电路法
32节: 6.22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方框图分析法
课时 197 6.22负反馈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方框图分析法
33节: 6.2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近似计算
课时 199 6.2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近似计算
34节: 6.24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
课时 201 6.24 负反馈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条件
35节: 6.25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决方法
课时 203 6.25 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判决方法
36节: 6.26 防止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方法
课时 205 6.26 防止负反馈放大器自激的方法
37节: 第6章 知识点复习--霍炎教授主讲
课时 207 第6章 知识点复习
13章: 第14讲 (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内部基本单元电路)
1节: 7.1 模拟集成电路涉及的主要问题
课时 211 M7.1 模拟集成电路涉及的主要问题
2节: 7.2 集成化元器件的工艺特点
课时 213 M7.2 集成化元器件的工艺特点
3节: 7.3 模拟集成电路基本概念
课时 215 M7.3 模拟集成电路基本概念
4节: 7.4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课时 217 M7.4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5节: 7.5 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简介
课时 219 M7.5 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简介
6节: 7.6 镜像电流源
课时 221 M7.6 镜像电流源
7节: 7.7 比例电流源
课时 223 M7.7 比例电流源
8节: 7.8 微电流源
课时 225 M7.8 微电流源
9节: 7.9 威尔逊电流源
课时 227 M7.9 威尔逊电流源
10节: 7.10 多路恒流源
课时 229 M7.10 多路恒流源
11节: 7.11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流源
课时 231 M7.11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流源
12节: 7.12 集成电路中电流源的主要作用
课时 233 M7.12 集成电路中电流源的主要作用
40节: 7.1 模拟集成电路涉及的主要问题
课时 212 7.1 模拟集成电路涉及的主要问题
41节: 7.2 集成化元器件的工艺特点
课时 214 7.2 集成化元器件的工艺特点
42节: 7.3 模拟集成电路基本概念
课时 216 7.3 模拟集成电路基本概念
43节: 7.4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课时 218 7.4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44节: 7.5 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简介
课时 220 7.5 集成电路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简介
45节: 7.6 镜像电流源
课时 222 7.6 镜像电流源
46节: 7.7 比例电流源
课时 224 7.7 比例电流源
47节: 7.8 微电流源
课时 226 7.8 微电流源
48节: 7.9 威尔逊电流源
课时 228 7.9 威尔逊电流源
49节: 7.10 多路恒流源
课时 230 7.10 多路恒流源
50节: 7.11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流源
课时 232 7.11 场效应管组成的电流源
51节: 7.12 集成电路中电流源的主要作用
课时 234 7.12 集成电路中电流源的主要作用
14章: 第19讲(第8章 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续2)
1节: 8.14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
课时 235 M8.14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
2节: 8.15 电压—电流源变换电路
课时 237 M8.15 电压—电流源变换电路
3节: 8.16 RC有源滤波器
课时 239 M8.16 RC有源滤波器
4节: 8.17 测量放大电路
课时 241 M8.17 测量放大电路
5节: 8.18 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课时 243 M8.18 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6节: 8.19 单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课时 245 M8.19 单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7节: 8.20 线性稳压电路
课时 247 M8.20 线性稳压电路
8节: 8.2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课时 249 M8.2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9节: 第8章 知识点复习--任希副教授主讲
课时 251 第八章 知识点复习
12节: 第8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文献5)
课时 253 第8章 双极性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难题解析-1
课时 254 第8章 双极性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难题解析-2
课时 255 第8章 双极性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难题解析-3
37节: 8.14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
课时 236 8.14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
38节: 8.15 电压—电流源变换电路
课时 238 8.15 电压—电流源变换电路
39节: 8.16 RC有源滤波器
课时 240 8.16 RC有源滤波器
40节: 8.17 测量放大电路
课时 242 8.17 测量放大电路
41节: 8.18 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课时 244 8.18 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
42节: 8.19 单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课时 246 8.19 单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43节: 8.20 线性稳压电路
课时 248 8.20 线性稳压电路
44节: 8.2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课时 250 8.2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45节: 第8章 知识点复习--任希副教授主讲
课时 252 第八章 知识点复习
15章: 第20讲(第9章 直流稳压源电路)
1节: 9.1 直流稳压电源概述
课时 256 M9.1 直流稳压电源概述
2节: 9.2 整流电路
课时 258 M9.2 整流电路
3节: 9.3 滤波电路
课时 260 M9.3 滤波电路
4节: 9.4 稳压电路
课时 262 M9.4 稳压电路
5节: 9.5 电源设计案例
课时 264 M9.5 电源设计案例
6节: 9.6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课时 266 M9.6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7节: 9.7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课时 268 M9.7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8节: 9.8 开关型稳压电路
课时 270 M9.8 开关型稳压电路
9节: 第9章 知识点复习--邓涛教授主讲
课时 272 第9章 知识点复习
12节: 第9章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文献5)
课时 274 第9章直流稳压源电路 难题解析(源自参考文献5)
37节: 9.1 直流稳压电源概述
课时 257 9.1 直流稳压电源概述
38节: 9.2 整流电路
课时 259 9.2 整流电路
39节: 9.3 滤波电路
课时 261 9.3 滤波电路
40节: 9.4 稳压电路
课时 263 9.4 稳压电路
41节: 9.5 电源设计案例
课时 265 9.5 电源设计案例
42节: 9.6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课时 267 9.6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43节: 9.7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课时 269 9.7 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44节: 9.8 开关型稳压电路
课时 271 9.8 开关型稳压电路
45节: 第9章 知识点复习--邓涛教授主讲
课时 273 第9章 知识点复习
16章: 期末线下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7节: 期末模拟考试题
课时 275 (线下模拟)期末考试题
8节: 期末模拟考试题 参考答案
课时 276 (线下模拟)期末考试题 参考答案
17章: 第6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277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18章: 第7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278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19章: 第9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279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20章: 实验一: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4节: 实验一: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课时 280 晶体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实验
21章: 实验二:功放电路实验
4节: 实验二:功放电路实验
课时 281 功放电路实验
22章: 实验三:运放应用电路实验
4节: 实验三:运放应用电路实验
课时 282 运放应用电路实验
23章: 实验0:晶体二极管典型应用电路仿真实验
4节: 电路仿真: 二极管典型应用电路仿真
课时 283 第2章 二极管典型应用电路仿真
24章: 第2章 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海淀校区、威海校区)
课时 284 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25章: 第3讲 (第3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节: 3.1 三极管的分类及结构
课时 285 3.1 三极管的分类及结构
2节: 3.2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个区的作用
课时 287 3.2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个区的作用
3节: 3.3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种连接方法
课时 289 3.3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种连接方法(13-19)
4节: 3.4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课时 291 3.4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5节: 3.5 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课时 293 3.5 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19节: 3.1 三极管的分类及结构
课时 286 3.1 三极管的分类及结构
20节: 3.2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个区的作用
课时 288 3.2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个区的作用
21节: 3.3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种连接方法
课时 290 3.3 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种连接方法N
22节: 3.4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课时 292 3.4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23节: 3.5 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课时 294 3.5 温度对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26章: 第4讲 (第3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续1)
1节: 3.6 晶体三极管的参数
课时 295 3.6 晶体三极管的参数
2节: 3.7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课时 297 3.7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3节: 3.8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课时 299 3.8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4节: 3.9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时 301 3.9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5节: 3.10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课时 303 3.10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6节: 3.1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内容及方法
课时 305 3.1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内容及方法
7节: 3.12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
课时 307 3.12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
25节: 3.6 晶体三极管的参数
课时 296 3.6 晶体三极管的参数
26节: 3.7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课时 298 3.7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7节: 3.8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课时 300 3.8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28节: 3.9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时 302 3.9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29节: 3.10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课时 304 3.10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0节: 3.1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内容及方法
课时 306 3.1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内容及方法
31节: 3.12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
课时 308 3.12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
27章: 第5讲 (第3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续2)
1节: 3.13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分析步骤小结
课时 309 3.13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分析步骤小结
2节: 3.14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失真
课时 311 3.14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失真
3节: 3.15 晶体三极管直流模型
课时 313 3.15 晶体三极管直流模型
4节: 3.16 晶体三极管h参数模型导出过程
课时 315 3.16 晶体三极管h参数模型导出过程
5节: 3.17 晶体三极管低频小信号模型
课时 317 3.17 晶体三极管低频小信号模型
6节: 3.18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法
课时 319 3.18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法
22节: 3.13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分析步骤小结
课时 310 3.13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图解法分析步骤小结
23节: 3.14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失真
课时 312 3.14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失真
24节: 3.15 晶体三极管直流模型
课时 314 3.15 晶体三极管直流模型
25节: 3.16 晶体三极管h参数模型导出过程
课时 316 3.16 晶体三极管h参数模型导出过程
26节: 3.17 晶体三极管低频小信号模型
课时 318 3.17 晶体三极管低频小信号模型
27节: 3.18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法
课时 320 3.18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交流分析— 等效电路法
28章: 第4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321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29章: 第9讲 (第5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节: 5.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课时 322 5.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2节: 5.2 晶体三极管的高频模型--混合π模型
课时 324 5.2 晶体三极管的高频模型--混合π模型
3节: 5.3 共射截频fβ
课时 326 5.3 共射截频fβ
4节: 5.4 特征频率
课时 328 5.4 特征频率
5节: 5.5 共基截频fα
课时 330 5.5 共基截频fα
6节: 5.6 单向近似模型-密勒原理
课时 332 5.6 单向近似模型-密勒原理
7节: 5.7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课时 334 5.7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25节: 5.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课时 323 5.1 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26节: 5.2 晶体三极管的高频模型--混合π模型
课时 325 5.2 晶体三极管的高频模型--混合π模型
27节: 5.3 共射截频fβ
课时 327 5.3 共射截频fβ
28节: 5.4 特征频率
课时 329 5.4 特征频率
29节: 5.5 共基截频fα
课时 331 5.5 共基截频fα
30节: 5.6 单向近似模型-密勒原理
课时 333 5.6 单向近似模型-密勒原理
31节: 5.7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课时 335 5.7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30章: 第5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336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31章: 第15讲 (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内部基本单元电路 续1)
1节: 7.13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输入输出方式
课时 337 M7.13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输入输出方式
2节: 7.14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课时 339 M7.14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节: 7.15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输入的放大作用分析
课时 341 M7.15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输入的放大作用分析
4节: 7.16 差放动态分析—共模输入的抑制作用分析
课时 343 M7.16 差放动态分析—共模输入的抑制作用分析
5节: 7.17 差放动态分析—任意信号的输入作用分析
课时 345 M7.17 差放动态分析—任意信号的输入作用分析
6节: 7.18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传输特性分析
课时 347 M7.18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传输特性分析
7节: 7.19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课时 349 M7.19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8节: 7.20 温漂和失调
课时 351 M7.20 温漂和失调
9节: 7.2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课时 353 M7.2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31节: 7.13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输入输出方式
课时 338 7.13 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及输入输出方式
32节: 7.14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课时 340 7.14 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3节: 7.15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输入的放大作用分析
课时 342 7.15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输入的放大作用分析
34节: 7.16 差放动态分析—共模输入的抑制作用分析
课时 344 7.16 差放动态分析—共模输入的抑制作用分析
35节: 7.17 差放动态分析—任意信号的输入作用分析
课时 346 7.17 差放动态分析—任意信号的输入作用分析
36节: 7.18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传输特性分析
课时 348 7.18 差放动态分析—差模传输特性分析
37节: 7.19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课时 350 7.19 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38节: 7.20 温漂和失调
课时 352 7.20 温漂和失调
39节: 7.2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课时 354 7.2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32章: 第17讲(第8章 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1节: 8.1 集成运放分析及理想运放模型
课时 355 M8.1 集成运放分析及理想运放模型
2节: 8.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课时 357 M8.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3节: 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课时 359 M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4节: 8.4 加减运算电路
课时 361 M8.4 加减运算电路
5节: 8.5 积分与微分计算电路
课时 363 M8.5 积分与微分计算电路
6节: 8.6 对数运算电路
课时 365 M8.6 对数运算电路
7节: 8.7 指数运算电路及运算例题
课时 367 M8.7 指数运算电路及运算例题
25节: 8.1 集成运放分析及理想运放模型
课时 356 8.1 集成运放分析及理想运放模型
26节: 8.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课时 358 8.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27节: 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课时 360 8.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28节: 8.4 加减运算电路
课时 362 8.4 加减运算电路
29节: 8.5 积分与微分计算电路
课时 364 8.5 积分与微分计算电路
30节: 8.6 对数运算电路
课时 366 8.6 对数运算电路
31节: 8.7 指数运算电路及运算例题
课时 368 8.7 指数运算电路及运算例题
33章: 第18讲(第8章 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续1)
1节: 8.8 乘法运算电路
课时 369 M8.8 乘法运算电路
2节: 8.9 除法运算电路
课时 371 M8.9 除法运算电路
3节: 8.10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及练习
课时 373 M8.10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及练习
4节: 8.11 迟滞比较器
课时 375 M8.11 迟滞比较器
5节: 8.12 RC振荡器
课时 377 M8.12 RC振荡器
6节: 8.13 矩形波发生电路
课时 379 M8.13 矩形波发生电路
22节: 8.8 乘法运算电路
课时 370 8.8 乘法运算电路N
23节: 8.9 除法运算电路
课时 372 8.9 除法运算电路
24节: 8.10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及练习
课时 374 8.10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及练习
25节: 8.11 迟滞比较器
课时 376 8.11 迟滞比较器 N
26节: 8.12 RC振荡器
课时 378 8.12 RC振荡器
27节: 8.13 矩形波发生电路
课时 380 8.13 矩形波发生电路
34章: 第8章测试
4节: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课时 381 放松时刻:北交大校园风光(北京本部、威海校区)
35章: 期末总复习--课程知识点串讲
1节: 期末知识点串讲1--路勇副教授主讲
课时 382 期末知识点串讲(一)
2节: 期末知识点串讲2--路勇副教授主讲
课时 384 期末知识点串讲(二)
7节: 期末知识点串讲1--路勇副教授主讲
课时 383 期末知识点串讲(一)
8节: 期末知识点串讲2--路勇副教授主讲
课时 385 期末知识点串讲(二)
36章: 各章节知识点复习及习题难点解析回顾
1节: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386 第二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2节: 第3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侯建军教授主讲
课时 390 第三章 习题难点解析
3节: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李赵红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1 第四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4节: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黄亮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3 第五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5节: 第6章 知识点复习--霍炎教授主讲
课时 396 第六章 知识点复习
6节: 第7章 知识点复习--白双教授主讲
课时 398 第七章 知识点复习
7节: 第8章 知识点复习--任希副教授主讲
课时 400 第八章 知识点复习
8节: 第9章 知识点复习--邓涛教授主讲
课时 402 第九章 知识点复习
25节: 第2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刘颖教授主讲
课时 387 第二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26节: 第3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侯建军教授主讲
课时 388 第三章 知识点复习
课时 389 第三章 习题难点解析
27节: 第4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李赵红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2 第四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28节: 第5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黄亮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4 第五章 知识点复习、习题难点解析
29节: 第6章 知识点复习--霍炎教授主讲
课时 395 第六章 知识点复习
30节: 第7章 知识点复习--白双教授主讲
课时 397 第七章 知识点复习
31节: 第8章 知识点复习--任希副教授主讲
课时 399 第八章 知识点复习
32节: 第9章 知识点复习--邓涛教授主讲
课时 401 第九章 知识点复习

课程教师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公告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