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继“电路”、“信号与系统”课程之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工程基础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本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主要有晶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负反馈放大电路、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直流稳压电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的仿真实验技能,具有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接受电子技术新发展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电子技术知识用于本专业的能力。
本课程理论部分内容共9章,本MOOC共20讲、有165个知识点;另外有4个实验,实验含仿真调试、实际电路调试的过程及结果介绍。课程中每章最后均有知识点复习视频、难题解析视频和知识点测试单元,课程中每讲之后给学习者留有作业,提交作业的同学均可以看到老师提供的作业参考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应用了许多“电路”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例如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二端口网络,还应用了“信号与系统”课程中S域系统函数、频域系统函数等知识点。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射频电路、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EDA课程设计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半导体基本知识、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集成电路应用等知识将为这些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团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组建设的“模拟电子技术”MOOC是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7年本MOOC首次上线,获评“2017年度中国大学MOOC新锐奖”。本学期课程教学团队共有10位主讲老师为本课程的答疑老师,其中有1位北京市教学名师、2位校级优秀主讲名师、10位博士。
本MOOC课程制作团队在制作期间聘请了11位助教,黄文俊、王杰、朱斯燕、尚晓东、张海星、陈晓宇、邓立凯、胡庆伟、刘玉真、牟文婷、郑曦均是刘颖教授所在的宽带自组通信实验室的研究生,助教们在学习、科研工作之余完成了全部的MOOC课程的后期编辑制作工作。课程的视频资源来自课程组主讲教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教学现场随堂录像,录制工作负责人是学校远程教育中心刘岩老师。后期增加的实验内容由课程组李维敏老师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