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
开课时间
长期有效
课程评分
............... 0.0
课程人数
0人
该课程不可加入,请联系课程负责人
课程介绍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内容来源于建筑结构(上册),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和结构识图的内容。其任务是让学生在工程实际中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一般简单的结构构件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具有明确有结构概念,并能理解和应用结构构造措施,为将来从事施工扶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我们通过对建筑工程建筑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适用的目标职业岗位较宽,有监理员、施工员、质量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等,而这些岗位都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结构知识,在进行结构课程设计时,以毕业生反馈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典型工作的工作任务分析,构建体现建筑工程建设高技能人才所需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专门知识要求的行动领域。结合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新手到熟练技能人才”的方式以及知识、技能的先后次序,设计专业学习领域。

《建筑结构》以学生从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按照“加强针对性,突出实用性,体现先进性”的原则,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三门课程及建筑制图的部分内容整合为建筑结构,并增加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结构计算等内容。培养学生具有1、在实际工程中熟练运用结构构造知识的能力;2、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3、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建筑结构》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完全与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开展的结构工种考试大纲相衔接,能够使学生真正达到该职业工种的技能水平。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化”内容体系,构建起了面向施工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强了理论课程的应用功能,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更突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功能更明确。高职特色更加凸显。

课程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 突出工学模式,推行校企合作,构筑了知识能力面向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建构知识技能紧密面向施工实践。通过工学交替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以教师灌输为主转变为学生参与为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构筑立体化教材

采用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编教材,研发配套课件和教辅材料,完善立体化教材建设。

3.构建合理、质量优化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本课程专任教师共6名,其中双师型教师6名,占100%,为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实践经验的传授创造了条件。充分利用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大学、设计院、建筑施工企业的知名专家做好该课程的实践、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指导工作,提高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技能能力。

4. 采用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立体化和动态化。

打破学科框架,实施以项目教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5.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与知识更新。

将新知识、新规范、新标准及时充实到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色。

 

 

课程目录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1.1 绪论
课时 1 视频—1.1绪论
4节: 1.1 绪论
课时 2 课件—1.1绪论
2章: 第二章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节: 2.1 钢筋
课时 3 视频—2.1钢筋
2节: 2.2 混凝土
课时 5 视频—2.2混凝土
10节: 2.1 钢筋
课时 4 课件—2.1钢筋
11节: 2.2 混凝土
课时 6 课件—2.2混凝土
12节: 2.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课时 7 课件—2.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3章: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2节: 3.2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时 9 视频—3.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
课时 10 视频—3.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
3节: 3.3 实用设计表达式
课时 12 视频—3.3实用设计表达式
10节: 3.1 概念设计和数值设计
课时 8 课件—3.1概念设计和数值设计
11节: 3.2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时 11 课件—3.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2节: 3.3 实用设计表达式
课时 13 课件—3.3实用设计表达式
4章: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1节: 4.1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课时 14 视频—4.1.1受弯构件一般构造要求
课时 15 视频—4.1.2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研究
课时 16 视频—4.1.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原则
课时 17 视频—4.1.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
课时 18 视频—4.1.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
课时 19 视频—4.1.5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课时 20 视频—4.1.6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
课时 21 视频—4.1.6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
2节: 4.2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课时 23 视频—4.2.1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课时 24 视频—4.2.2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
课时 25 视频—4.2.2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
10节: 4.1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课时 22 课件—4.1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节: 4.2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课时 26 课件—4.2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2节: 4.3 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课时 27 课件—4.3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5章: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
1节: 5.1 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课时 28 视频—5.1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1
课时 29 视频—5.1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2
2节: 5.2 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课时 31 视频—5.2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1
课时 32 视频—5.2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2
3节: 5.3 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课时 34 视频—5.3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1
课时 35 视频—5.3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2
13节: 5.1 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课时 30 课件—5.1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14节: 5.2 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课时 33 课件—5.2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15节: 5.3 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课时 36 课件—5.3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16节: 5.4 受拉构件
课时 37 课件—5.4受拉构件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1.1 绪论
课时 1 视频—1.1绪论
4节: 1.1 绪论
课时 2 课件—1.1绪论
2章: 第二章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节: 2.1 钢筋
课时 3 视频—2.1钢筋
2节: 2.2 混凝土
课时 5 视频—2.2混凝土
10节: 2.1 钢筋
课时 4 课件—2.1钢筋
11节: 2.2 混凝土
课时 6 课件—2.2混凝土
12节: 2.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课时 7 课件—2.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3章: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2节: 3.2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时 9 视频—3.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
课时 10 视频—3.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
3节: 3.3 实用设计表达式
课时 12 视频—3.3实用设计表达式
10节: 3.1 概念设计和数值设计
课时 8 课件—3.1概念设计和数值设计
11节: 3.2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时 11 课件—3.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2节: 3.3 实用设计表达式
课时 13 课件—3.3实用设计表达式
4章: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1节: 4.1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课时 14 视频—4.1.1受弯构件一般构造要求
课时 15 视频—4.1.2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研究
课时 16 视频—4.1.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原则
课时 17 视频—4.1.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
课时 18 视频—4.1.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
课时 19 视频—4.1.5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课时 20 视频—4.1.6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
课时 21 视频—4.1.6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
2节: 4.2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课时 23 视频—4.2.1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课时 24 视频—4.2.2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
课时 25 视频—4.2.2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
10节: 4.1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课时 22 课件—4.1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节: 4.2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课时 26 课件—4.2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2节: 4.3 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课时 27 课件—4.3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5章: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纵向受力构件
1节: 5.1 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课时 28 视频—5.1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1
课时 29 视频—5.1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2
2节: 5.2 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课时 31 视频—5.2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1
课时 32 视频—5.2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2
3节: 5.3 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课时 34 视频—5.3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1
课时 35 视频—5.3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2
13节: 5.1 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课时 30 课件—5.1受压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14节: 5.2 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课时 33 课件—5.2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15节: 5.3 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课时 36 课件—5.3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16节: 5.4 受拉构件
课时 37 课件—5.4受拉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