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
开课时间
长期有效
课程评分
............... 0.0
课程人数
0人
该课程不可加入,请联系课程负责人
课程介绍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涵盖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类群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微生物生态与分类鉴定、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微生物与食品卫生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学会利用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因素促进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有害微生物;了解食品生产、贮存过程中变质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为后继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团队均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共有五位老师,他们均具有博士学位,并在微生物学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具有较强理论和实践经验,分别负责不同章节内容的讲授,课程知识点涵盖全面,内容与时俱进。

课程目录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1.1微生物与我们
课时 1 视频
2节: 1.2 微生物概念及分类地位
课时 3 视频
3节: 1.3 微生物生物学特点
课时 5 视频
4节: 1.4 微生物学发展史
课时 7 视频
13节: 1.1微生物与我们
课时 2 文档
14节: 1.2 微生物概念及分类地位
课时 4 文档
15节: 1.3 微生物生物学特点
课时 6 文档
16节: 1.4 微生物学发展史
课时 8 文档
2章: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1节: 2.1 细菌的形态
课时 9 视频
2节: 2.2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课时 11 视频
3节: 2.3 革兰氏染色
课时 13 视频
4节: 2.4 细胞膜、内膜系统及遗传物质
课时 15 视频
5节: 2.5 细胞质及内含物
课时 17 视频
6节: 2.6 细菌的特征构造(1)
课时 19 视频
7节: 2.7 细菌的特征构造(2)
课时 21 视频
8节: 2.8 细菌的菌落形态及分类
课时 23 视频
9节: 2.9 放线菌
课时 25 视频
10节: 2.10 蓝细菌
课时 27 视频
11节: 2.11 其他原核生物
课时 29 视频
34节: 2.1 细菌的形态
课时 10 文档
35节: 2.2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课时 12 文档
36节: 2.3 革兰氏染色
课时 14 文档
37节: 2.4 细胞膜、内膜系统及遗传物质
课时 16 文档
38节: 2.5 细胞质及内含物
课时 18 文档
39节: 2.6 细菌的特征构造(1)
课时 20 文档
40节: 2.7 细菌的特征构造(2)
课时 22 文档
41节: 2.8 细菌的菌落形态及分类
课时 24 文档
42节: 2.9 放线菌
课时 26 文档
43节: 2.10 蓝细菌
课时 28 文档
44节: 2.11 其他原核生物
课时 30 文档
3章: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1节: 3.1 酵母菌简介
课时 31 视频
2节: 3.2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课时 33 视频
3节: 3.3 霉菌概述
课时 35 视频
4节: 3.4 霉菌菌丝的特化
课时 37 视频
5节: 3.5 霉菌的无性繁殖
课时 39 视频
6节: 3.6 霉菌的有性繁殖
课时 41 视频
7节: 3.7 霉菌的生活史
课时 43 视频
8节: 3.8 发酵工业上常见霉菌
课时 45 视频
9节: 3.9 大型真菌实例
课时 47 视频
28节: 3.1 酵母菌简介
课时 32 文档
29节: 3.2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课时 34 文档
30节: 3.3 霉菌概述
课时 36 文档
31节: 3.4 霉菌菌丝的特化
课时 38 文档
32节: 3.5 霉菌的无性繁殖
课时 40 文档
33节: 3.6 霉菌的有性繁殖
课时 42 文档
34节: 3.7 霉菌的生活史
课时 44 文档
35节: 3.8 发酵工业上常见霉菌
课时 46 文档
36节: 3.9 大型真菌实例
课时 48 文档
4章: 第四章 病毒
1节: 4.1病毒学概述
课时 49 视频
2节: 4.2 病毒界的明星
课时 51 视频
3节: 4.3 病毒的结构及培养系统
课时 53 视频
4节: 4.4 吃出来的传染病
课时 55 视频
5节: 4.5 病毒的吸附和侵入
课时 57 视频
6节: 4.6 病毒的复制
课时 59 视频
7节: 4.7 流感病毒
课时 61 视频
22节: 4.1病毒学概述
课时 50 文档
23节: 4.2 病毒界的明星
课时 52 文档
24节: 4.3 病毒的结构及培养系统
课时 54 文档
25节: 4.4 吃出来的传染病
课时 56 文档
26节: 4.5 病毒的吸附和侵入
课时 58 文档
27节: 4.6 病毒的复制
课时 60 文档
28节: 4.7 流感病毒
课时 62 文档
5章: 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
1节: 5.1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和营养要素
课时 63 视频
2节: 5.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课时 65 视频
3节: 5.3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课时 67 视频
4节: 5.4 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课时 69 视频
5节: 5.5 培养基的种类-1
课时 71 视频
6节: 5.6 培养基的种类-2
课时 73 视频
7节: 5.7设计培养基的方法
课时 75 视频
22节: 5.1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和营养要素
课时 64 文档
23节: 5.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课时 66 文档
24节: 5.3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课时 68 文档
25节: 5.4 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课时 70 文档
26节: 5.5 培养基的种类-1
课时 72 文档
27节: 5.6 培养基的种类-2
课时 74 文档
28节: 5.7设计培养基的方法
课时 76 文档
6章: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
1节: 6.1 微生物代谢的基本原则
课时 77 视频
2节: 6.2 氧化还原与能量储存
课时 79 视频
3节: 6.3 糖酵解途径
课时 81 视频
4节: 6.4 微生物的发酵类型
课时 83 视频
5节: 6.5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课时 85 视频
6节: 6.6 化能自养菌
课时 87 视频
7节: 6.7 光合磷酸化
课时 89 视频
8节: 6.8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
课时 91 视频
25节: 6.1 微生物代谢的基本原则
课时 78 文档
26节: 6.2 氧化还原与能量储存
课时 80 文档
27节: 6.3 糖酵解途径
课时 82 文档
28节: 6.4 微生物的发酵类型
课时 84 文档
29节: 6.5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课时 86 文档
30节: 6.6 化能自养菌
课时 88 文档
31节: 6.7 光合磷酸化
课时 90 文档
32节: 6.8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
课时 92 文档
7章: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1节: 7.1 微生物的生长1
课时 94 视频
2节: 7.2 微生物的生长2
课时 95 视频
3节: 7.3 微生物的生长3
课时 97 视频
4节: 7.4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课时 99 视频
5节: 7.5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课时 101 视频
16节: 7.1 微生物的生长1
课时 93 文档
17节: 7.2 微生物的生长2
课时 96 文档
18节: 7.3 微生物的生长3
课时 98 文档
19节: 7.4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课时 100 文档
20节: 7.5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课时 102 文档
8章: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1节: 8.1 遗传的物质基础
课时 103 视频
2节: 8.2 DNA突变1
课时 105 视频
3节: 8.3 DNA突变2
课时 107 视频
4节: 8.4 DNA突变3
课时 109 视频
5节: 8.5 同源重组-转化与转导
课时 111 视频
6节: 8.6 同源重组-接合
课时 113 视频
7节: 8.7 转座元件
课时 115 视频
8节: 8.8 DNA操作技术1
课时 117 视频
9节: 8.9 DNA操作技术2
课时 119 视频
10节: 8.10 基因克隆
课时 121 视频
11节: 8.11 遗传工程微生物产品
课时 123 视频
34节: 8.1 遗传的物质基础
课时 104 文档
35节: 8.2 DNA突变1
课时 106 文档
36节: 8.3 DNA突变2
课时 108 文档
37节: 8.4 DNA突变3
课时 110 文档
38节: 8.5 同源重组-转化与转导
课时 112 文档
39节: 8.6 同源重组-接合
课时 114 文档
40节: 8.7 转座元件
课时 116 文档
41节: 8.8 DNA操作技术1
课时 118 文档
42节: 8.9 DNA操作技术2
课时 120 文档
43节: 8.10 基因克隆
课时 122 文档
44节: 8.11 遗传工程微生物产品
课时 124 文档
9章: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
1节: 9.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时 125 视频
2节: 9.2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1
课时 127 视频
3节: 9.3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2
课时 129 视频
4节: 9.4 微生物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课时 131 视频
5节: 9.5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课时 133 视频
6节: 9.6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课时 135 视频
19节: 9.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时 126 文档
20节: 9.2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1
课时 128 文档
21节: 9.3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2
课时 130 文档
22节: 9.4 微生物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课时 132 文档
23节: 9.5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课时 134 文档
24节: 9.6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课时 136 文档
10章: 第十章 食品酿造中主要微生物及应用
1节: 10.1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1
课时 137 视频
2节: 10.2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2
课时 140 视频
3节: 10.3 食品工业中主要真菌及其应用
课时 141 视频
4节: 10.4 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课时 144 视频
13节: 10.1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1
课时 138 文档
14节: 10.2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2
课时 139 文档
15节: 10.3 食品工业中主要真菌及其应用
课时 142 文档
16节: 10.4 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课时 143 文档
11章: 第十一章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
1节: 11.1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
课时 145 视频
2节: 11.2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及机理
课时 147 视频
3节: 11.3 各种食品的腐败变质1
课时 149 视频
4节: 11.4 各种食品的腐败变质2
课时 151 视频
5节: 11.5 食品防腐保藏技术1
课时 153 视频
6节: 11.6 食品防腐保藏技术2
课时 155 视频
19节: 11.1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
课时 146 文档
20节: 11.2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及机理
课时 148 文档
21节: 11.3 各种食品的腐败变质1
课时 150 文档
22节: 11.4 各种食品的腐败变质2
课时 152 文档
23节: 11.5 食品防腐保藏技术1
课时 154 文档
24节: 11.6 食品防腐保藏技术2
课时 156 文档
12章: 第十二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1节: 12.1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1
课时 157 视频
2节: 12.2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2
课时 159 视频
3节: 12.3 真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
课时 161 视频
10节: 12.1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1
课时 158 文档
11节: 12.2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2
课时 160 文档
12节: 12.3 真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
课时 162 文档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1.1微生物与我们
课时 1 视频
2节: 1.2 微生物概念及分类地位
课时 3 视频
3节: 1.3 微生物生物学特点
课时 5 视频
4节: 1.4 微生物学发展史
课时 7 视频
13节: 1.1微生物与我们
课时 2 文档
14节: 1.2 微生物概念及分类地位
课时 4 文档
15节: 1.3 微生物生物学特点
课时 6 文档
16节: 1.4 微生物学发展史
课时 8 文档
2章: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1节: 2.1 细菌的形态
课时 9 视频
2节: 2.2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课时 11 视频
3节: 2.3 革兰氏染色
课时 13 视频
4节: 2.4 细胞膜、内膜系统及遗传物质
课时 15 视频
5节: 2.5 细胞质及内含物
课时 17 视频
6节: 2.6 细菌的特征构造(1)
课时 19 视频
7节: 2.7 细菌的特征构造(2)
课时 21 视频
8节: 2.8 细菌的菌落形态及分类
课时 23 视频
9节: 2.9 放线菌
课时 25 视频
10节: 2.10 蓝细菌
课时 27 视频
11节: 2.11 其他原核生物
课时 29 视频
34节: 2.1 细菌的形态
课时 10 文档
35节: 2.2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
课时 12 文档
36节: 2.3 革兰氏染色
课时 14 文档
37节: 2.4 细胞膜、内膜系统及遗传物质
课时 16 文档
38节: 2.5 细胞质及内含物
课时 18 文档
39节: 2.6 细菌的特征构造(1)
课时 20 文档
40节: 2.7 细菌的特征构造(2)
课时 22 文档
41节: 2.8 细菌的菌落形态及分类
课时 24 文档
42节: 2.9 放线菌
课时 26 文档
43节: 2.10 蓝细菌
课时 28 文档
44节: 2.11 其他原核生物
课时 30 文档
3章: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1节: 3.1 酵母菌简介
课时 31 视频
2节: 3.2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课时 33 视频
3节: 3.3 霉菌概述
课时 35 视频
4节: 3.4 霉菌菌丝的特化
课时 37 视频
5节: 3.5 霉菌的无性繁殖
课时 39 视频
6节: 3.6 霉菌的有性繁殖
课时 41 视频
7节: 3.7 霉菌的生活史
课时 43 视频
8节: 3.8 发酵工业上常见霉菌
课时 45 视频
9节: 3.9 大型真菌实例
课时 47 视频
28节: 3.1 酵母菌简介
课时 32 文档
29节: 3.2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课时 34 文档
30节: 3.3 霉菌概述
课时 36 文档
31节: 3.4 霉菌菌丝的特化
课时 38 文档
32节: 3.5 霉菌的无性繁殖
课时 40 文档
33节: 3.6 霉菌的有性繁殖
课时 42 文档
34节: 3.7 霉菌的生活史
课时 44 文档
35节: 3.8 发酵工业上常见霉菌
课时 46 文档
36节: 3.9 大型真菌实例
课时 48 文档
4章: 第四章 病毒
1节: 4.1病毒学概述
课时 49 视频
2节: 4.2 病毒界的明星
课时 51 视频
3节: 4.3 病毒的结构及培养系统
课时 53 视频
4节: 4.4 吃出来的传染病
课时 55 视频
5节: 4.5 病毒的吸附和侵入
课时 57 视频
6节: 4.6 病毒的复制
课时 59 视频
7节: 4.7 流感病毒
课时 61 视频
22节: 4.1病毒学概述
课时 50 文档
23节: 4.2 病毒界的明星
课时 52 文档
24节: 4.3 病毒的结构及培养系统
课时 54 文档
25节: 4.4 吃出来的传染病
课时 56 文档
26节: 4.5 病毒的吸附和侵入
课时 58 文档
27节: 4.6 病毒的复制
课时 60 文档
28节: 4.7 流感病毒
课时 62 文档
5章: 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
1节: 5.1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和营养要素
课时 63 视频
2节: 5.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课时 65 视频
3节: 5.3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课时 67 视频
4节: 5.4 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课时 69 视频
5节: 5.5 培养基的种类-1
课时 71 视频
6节: 5.6 培养基的种类-2
课时 73 视频
7节: 5.7设计培养基的方法
课时 75 视频
22节: 5.1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和营养要素
课时 64 文档
23节: 5.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课时 66 文档
24节: 5.3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课时 68 文档
25节: 5.4 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课时 70 文档
26节: 5.5 培养基的种类-1
课时 72 文档
27节: 5.6 培养基的种类-2
课时 74 文档
28节: 5.7设计培养基的方法
课时 76 文档
6章: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
1节: 6.1 微生物代谢的基本原则
课时 77 视频
2节: 6.2 氧化还原与能量储存
课时 79 视频
3节: 6.3 糖酵解途径
课时 81 视频
4节: 6.4 微生物的发酵类型
课时 83 视频
5节: 6.5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课时 85 视频
6节: 6.6 化能自养菌
课时 87 视频
7节: 6.7 光合磷酸化
课时 89 视频
8节: 6.8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
课时 91 视频
25节: 6.1 微生物代谢的基本原则
课时 78 文档
26节: 6.2 氧化还原与能量储存
课时 80 文档
27节: 6.3 糖酵解途径
课时 82 文档
28节: 6.4 微生物的发酵类型
课时 84 文档
29节: 6.5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课时 86 文档
30节: 6.6 化能自养菌
课时 88 文档
31节: 6.7 光合磷酸化
课时 90 文档
32节: 6.8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
课时 92 文档
7章: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1节: 7.1 微生物的生长1
课时 94 视频
2节: 7.2 微生物的生长2
课时 95 视频
3节: 7.3 微生物的生长3
课时 97 视频
4节: 7.4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课时 99 视频
5节: 7.5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课时 101 视频
16节: 7.1 微生物的生长1
课时 93 文档
17节: 7.2 微生物的生长2
课时 96 文档
18节: 7.3 微生物的生长3
课时 98 文档
19节: 7.4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课时 100 文档
20节: 7.5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课时 102 文档
8章: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1节: 8.1 遗传的物质基础
课时 103 视频
2节: 8.2 DNA突变1
课时 105 视频
3节: 8.3 DNA突变2
课时 107 视频
4节: 8.4 DNA突变3
课时 109 视频
5节: 8.5 同源重组-转化与转导
课时 111 视频
6节: 8.6 同源重组-接合
课时 113 视频
7节: 8.7 转座元件
课时 115 视频
8节: 8.8 DNA操作技术1
课时 117 视频
9节: 8.9 DNA操作技术2
课时 119 视频
10节: 8.10 基因克隆
课时 121 视频
11节: 8.11 遗传工程微生物产品
课时 123 视频
34节: 8.1 遗传的物质基础
课时 104 文档
35节: 8.2 DNA突变1
课时 106 文档
36节: 8.3 DNA突变2
课时 108 文档
37节: 8.4 DNA突变3
课时 110 文档
38节: 8.5 同源重组-转化与转导
课时 112 文档
39节: 8.6 同源重组-接合
课时 114 文档
40节: 8.7 转座元件
课时 116 文档
41节: 8.8 DNA操作技术1
课时 118 文档
42节: 8.9 DNA操作技术2
课时 120 文档
43节: 8.10 基因克隆
课时 122 文档
44节: 8.11 遗传工程微生物产品
课时 124 文档
9章: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
1节: 9.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时 125 视频
2节: 9.2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1
课时 127 视频
3节: 9.3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2
课时 129 视频
4节: 9.4 微生物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课时 131 视频
5节: 9.5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课时 133 视频
6节: 9.6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课时 135 视频
19节: 9.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时 126 文档
20节: 9.2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1
课时 128 文档
21节: 9.3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2
课时 130 文档
22节: 9.4 微生物与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课时 132 文档
23节: 9.5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课时 134 文档
24节: 9.6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课时 136 文档
10章: 第十章 食品酿造中主要微生物及应用
1节: 10.1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1
课时 137 视频
2节: 10.2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2
课时 140 视频
3节: 10.3 食品工业中主要真菌及其应用
课时 141 视频
4节: 10.4 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课时 144 视频
13节: 10.1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1
课时 138 文档
14节: 10.2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2
课时 139 文档
15节: 10.3 食品工业中主要真菌及其应用
课时 142 文档
16节: 10.4 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课时 143 文档
11章: 第十一章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
1节: 11.1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
课时 145 视频
2节: 11.2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及机理
课时 147 视频
3节: 11.3 各种食品的腐败变质1
课时 149 视频
4节: 11.4 各种食品的腐败变质2
课时 151 视频
5节: 11.5 食品防腐保藏技术1
课时 153 视频
6节: 11.6 食品防腐保藏技术2
课时 155 视频
19节: 11.1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
课时 146 文档
20节: 11.2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及机理
课时 148 文档
21节: 11.3 各种食品的腐败变质1
课时 150 文档
22节: 11.4 各种食品的腐败变质2
课时 152 文档
23节: 11.5 食品防腐保藏技术1
课时 154 文档
24节: 11.6 食品防腐保藏技术2
课时 156 文档
12章: 第十二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1节: 12.1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1
课时 157 视频
2节: 12.2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2
课时 159 视频
3节: 12.3 真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
课时 161 视频
10节: 12.1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1
课时 158 文档
11节: 12.2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2
课时 160 文档
12节: 12.3 真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
课时 162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