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开课时间
长期有效
课程评分
............... 0.0
课程人数
0人
该课程不可加入,请联系课程负责人
课程介绍

  《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入和支出活动及其对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以及经济稳定与长期增长之影响的经济学科。通常,财政学也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或简称公共经济学。本课程是财政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财政、税务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理论性强,涵盖的知识面广。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支出理论(公共决策、公共产品、外部性、公共支出的扩张与主要支出项目、成本收益分析)、公共收入理论(税收、公债)、财政体制(预算与政府间关系)和财政政策。

       本课程注重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阐述,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将财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财政改革的最新动态反映其中,使财政学课程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信息载体。

       2013年9月,浙江财经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财政学》在爱课网上正式上线,经过近三年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016年,本课程团队在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对《财政学》课程进行升级改造,以MOOC的形式将知识点碎片化,使得学生们更易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不仅有知识点的视频讲授,还有相应的拓展资源;不仅有在线答疑,还有课后讨论和习题,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相结合,在给予选课者学习时间灵活自由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2018年,本课程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2019年,本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团队将持续维护课程,不忘初心,与您携手同行!

课程目录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什么是财政学
课时 1 1-1 什么是财政学
2节: 全口径收支
课时 2 1-2 全口径收支
3节: 各级政府收支规模及结构
课时 3 1-3 各级政府收支规模及结构
4节: 两种政府观
课时 4 1-4 两种政府观
29节: 什么是财政学
课时 5 1-1 什么是财政学
30节: 全口径收支
课时 6 1-2 全口径收支
31节: 各级政府收支规模及结构
课时 7 1-3 各级政府收支规模及结构
课时 8 2021年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分析
32节: 两种政府观
课时 9 1-4 两种政府观
2章: 第二章 财政学的分析工具
1节: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课时 10 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节: 实证分析工具
课时 11 2-2 实证数据的取得与处理
3节: 规范分析工具
课时 12 2-3 帕累托效率
课时 13 2-4 埃奇沃斯盒状图
课时 14 2-5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课时 15 2-6 福利的衡量
课时 16 2-7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22节: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课时 17 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3节: 实证分析工具
课时 18 2-2 实证数据的取得与处理
24节: 规范分析工具
课时 19 2-3 帕累托效率
课时 20 2-4 埃奇沃斯盒状图
课时 21 2-5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课时 22 2-6 福利的衡量
课时 23 2-7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3章: 第三章 财政活动中的公共决策
1节: 公共决策的要素
课时 24 3-1 公共决策的要素
2节: 公共决策中的多峰偏好与参与动机
课时 25 3-2 公共决策中的多峰偏好与参与动机
3节: 中位数投票定理
课时 26 中位数投票定理
4节: 预算扩张与设租
课时 27 3-4 预算扩张与设租
29节: 公共决策的要素
课时 28 3-1 公共决策的要素及机制ppt
30节: 公共决策中的多峰偏好与参与动机
课时 29 3-2 公共决策中的多峰偏好与参与动机
31节: 中位数投票定理
课时 30 3-3 中位数投票定理
课时 31 中位投票定理
32节: 预算扩张与设租
课时 32 预算扩张与设租
4章: 第四章 公共产品
1节: 什么是公共产品
课时 33 公共产品的概念、性质与分类
2节: 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条件与机制
课时 34 4-2 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条件
3节: 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
课时 35 4-3 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
4节: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课时 36 4-4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及相应分类
29节: 什么是公共产品
课时 37 4-1 公共产品的概念、性质与分类
30节: 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条件与机制
课时 38 4-2 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条件
31节: 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
课时 39 4-3 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生产
32节: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课时 40 4-4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及其相应分类
5章: 第五章 外部性
1节: 什么是外部性
课时 41 什么是外部性(视频)
2节: 科斯定理
课时 42 5-2 科斯定理(视频)
3节: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课时 43 5-3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22节: 什么是外部性
课时 44 5-1 外部性
23节: 科斯定理
课时 45 5-2 科斯定理
24节: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课时 46 5-3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6章: 第六章 公共支出理论
1节: 公共支出概述
课时 47 6-1 公共支出概述
2节: 公共支出的规模
课时 48 6-2 公共支出的规模
3节: 公共支出控制
课时 49 6-3 公共支出控制
22节: 公共支出概述
课时 50 6-1 公共支出概述
23节: 公共支出的规模
课时 51 6-2 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理论
24节: 公共支出控制
课时 52 6-3 公共支出的控制
7章: 第七章 主要公共支出分析
1节: 教育支出
课时 53 7-1 教育支出
2节: 社会保障支出
课时 54 7-2-1 社会保障支出
课时 55 7-2-2 社会保障内容体系
课时 56 7-2-3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
15节: 教育支出
课时 57 7-1 教育支出
16节: 社会保障支出
课时 58 7-2-1 社会保障支出
课时 59 7-2-2 社会保障内容体系
课时 60 7-2-3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
8章: 第八章 成本收益分析
1节: 现值
课时 61 现值
2节: 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课时 62 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3节: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的度量
课时 63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的度量
22节: 现值
课时 64 8-1 现值
23节: 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课时 65 8-2 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24节: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的度量
课时 66 8-3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的度量
9章: 期中测验
10章: 第九章 公共收入概论
1节: 公共收入
课时 67 9-1 公共收入
2节: 税收要素
课时 68 9-2-1 税收要素——税率
课时 69 9-2-2 其他税收要素
15节: 公共收入
课时 70 9-1 公共收入
16节: 税收要素
课时 71 9-2-1 税收要素——税率
课时 72 9-2-2 其他税收要素
11章: 第十章 税收理论
1节: 税收与公平
课时 73 10-1 什么是税收公平
2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74 10-2-1 税收转嫁与归宿
课时 75 10-2-2 商品税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76 10-2-3 利润税、个人所得税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77 10-2-4 税收归宿与资本化
课时 78 10-2-5 税收转嫁与收入再分配
3节: 税收与效率
课时 79 10-3-1 拉姆齐法则
课时 80 10-3-2 税收的超额负担与衡量
课时 81 10-3-3 偷逃税因素分析
22节: 税收与公平
课时 82 10-1 什么是税收公平
23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83 10-2-1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84 10-2-2 商品税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85 10-2-3 利润税、个人所得税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86 10-2-4 税收归宿与资本化
课时 87 10-2-5 税收转嫁与收入再分配
24节: 税收与效率
课时 88 10-3-1 拉姆齐法则
课时 89 10-3-2 税收的超额负担与衡量
课时 90 10-3-3 偷逃税因素分析
12章: 第十一章 公共债务
1节: 公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课时 91 11-1 公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2节: 公债负担理论
课时 92 11-2-1 公债负担基本原理
课时 93 11-2-2 公债负担的限额与衡量标准
3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
课时 94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 坚决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2节: 公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课时 95 11-1 公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3节: 公债负担理论
课时 96 11-2-1 公债负担的基本原理
课时 97 11-2-2 公债负担的限度与衡量标准
13章: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
1节: 政府预算概述
课时 98 12-1-1 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课时 99 12-1-2 政府预算的形式
课时 100 12-1-3 政府预算的程序
2节: 国家金库
课时 101 12-2-1 国家金库
15节: 政府预算概述
课时 102 12-1-1 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课时 103 12-1-2 政府预算的形式
课时 104 12-1-3 政府预算的程序
课时 105 【2019年8月发布】《预算法》实施条例
16节: 国家金库
课时 106 12-2-1 国家金库
14章: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1节: 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责任划分
课时 107 13-1 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责任划分
2节: 政府间收入划分
课时 108 13-2 政府间收入划分
3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
课时 109 13-3 政府间转移支付
22节: 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责任划分
课时 110 13-1 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责任划分
23节: 政府间收入划分
课时 111 13-2 政府间收入划分
24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
课时 112 13-3 政府间转移支付
15章: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1节: 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课时 113 14-1 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2节: 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课时 114 14-2-1 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课时 115 14-2-2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课时 116 14-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
3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
课时 117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
4节: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课时 118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29节: 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课时 119 14-1 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30节: 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课时 120 14-2-1 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课时 121 14-2-2 财政政策的政策乘数效应
课时 122 14-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
31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
课时 123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
32节: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课时 124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16章: 期末测验
1章: 第一章 绪论
1节: 什么是财政学
课时 1 1-1 什么是财政学
2节: 全口径收支
课时 2 1-2 全口径收支
3节: 各级政府收支规模及结构
课时 3 1-3 各级政府收支规模及结构
4节: 两种政府观
课时 4 1-4 两种政府观
29节: 什么是财政学
课时 5 1-1 什么是财政学
30节: 全口径收支
课时 6 1-2 全口径收支
31节: 各级政府收支规模及结构
课时 7 1-3 各级政府收支规模及结构
课时 8 2021年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分析
32节: 两种政府观
课时 9 1-4 两种政府观
2章: 第二章 财政学的分析工具
1节: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课时 10 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节: 实证分析工具
课时 11 2-2 实证数据的取得与处理
3节: 规范分析工具
课时 12 2-3 帕累托效率
课时 13 2-4 埃奇沃斯盒状图
课时 14 2-5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课时 15 2-6 福利的衡量
课时 16 2-7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22节: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课时 17 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3节: 实证分析工具
课时 18 2-2 实证数据的取得与处理
24节: 规范分析工具
课时 19 2-3 帕累托效率
课时 20 2-4 埃奇沃斯盒状图
课时 21 2-5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课时 22 2-6 福利的衡量
课时 23 2-7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3章: 第三章 财政活动中的公共决策
1节: 公共决策的要素
课时 24 3-1 公共决策的要素
2节: 公共决策中的多峰偏好与参与动机
课时 25 3-2 公共决策中的多峰偏好与参与动机
3节: 中位数投票定理
课时 26 中位数投票定理
4节: 预算扩张与设租
课时 27 3-4 预算扩张与设租
29节: 公共决策的要素
课时 28 3-1 公共决策的要素及机制ppt
30节: 公共决策中的多峰偏好与参与动机
课时 29 3-2 公共决策中的多峰偏好与参与动机
31节: 中位数投票定理
课时 30 3-3 中位数投票定理
课时 31 中位投票定理
32节: 预算扩张与设租
课时 32 预算扩张与设租
4章: 第四章 公共产品
1节: 什么是公共产品
课时 33 公共产品的概念、性质与分类
2节: 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条件与机制
课时 34 4-2 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条件
3节: 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
课时 35 4-3 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
4节: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课时 36 4-4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及相应分类
29节: 什么是公共产品
课时 37 4-1 公共产品的概念、性质与分类
30节: 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条件与机制
课时 38 4-2 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条件
31节: 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
课时 39 4-3 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生产
32节: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课时 40 4-4 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及其相应分类
5章: 第五章 外部性
1节: 什么是外部性
课时 41 什么是外部性(视频)
2节: 科斯定理
课时 42 5-2 科斯定理(视频)
3节: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课时 43 5-3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22节: 什么是外部性
课时 44 5-1 外部性
23节: 科斯定理
课时 45 5-2 科斯定理
24节: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课时 46 5-3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6章: 第六章 公共支出理论
1节: 公共支出概述
课时 47 6-1 公共支出概述
2节: 公共支出的规模
课时 48 6-2 公共支出的规模
3节: 公共支出控制
课时 49 6-3 公共支出控制
22节: 公共支出概述
课时 50 6-1 公共支出概述
23节: 公共支出的规模
课时 51 6-2 公共支出规模的增长理论
24节: 公共支出控制
课时 52 6-3 公共支出的控制
7章: 第七章 主要公共支出分析
1节: 教育支出
课时 53 7-1 教育支出
2节: 社会保障支出
课时 54 7-2-1 社会保障支出
课时 55 7-2-2 社会保障内容体系
课时 56 7-2-3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
15节: 教育支出
课时 57 7-1 教育支出
16节: 社会保障支出
课时 58 7-2-1 社会保障支出
课时 59 7-2-2 社会保障内容体系
课时 60 7-2-3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
8章: 第八章 成本收益分析
1节: 现值
课时 61 现值
2节: 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课时 62 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3节: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的度量
课时 63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的度量
22节: 现值
课时 64 8-1 现值
23节: 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课时 65 8-2 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24节: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的度量
课时 66 8-3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的度量
9章: 期中测验
10章: 第九章 公共收入概论
1节: 公共收入
课时 67 9-1 公共收入
2节: 税收要素
课时 68 9-2-1 税收要素——税率
课时 69 9-2-2 其他税收要素
15节: 公共收入
课时 70 9-1 公共收入
16节: 税收要素
课时 71 9-2-1 税收要素——税率
课时 72 9-2-2 其他税收要素
11章: 第十章 税收理论
1节: 税收与公平
课时 73 10-1 什么是税收公平
2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74 10-2-1 税收转嫁与归宿
课时 75 10-2-2 商品税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76 10-2-3 利润税、个人所得税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77 10-2-4 税收归宿与资本化
课时 78 10-2-5 税收转嫁与收入再分配
3节: 税收与效率
课时 79 10-3-1 拉姆齐法则
课时 80 10-3-2 税收的超额负担与衡量
课时 81 10-3-3 偷逃税因素分析
22节: 税收与公平
课时 82 10-1 什么是税收公平
23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83 10-2-1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84 10-2-2 商品税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85 10-2-3 利润税、个人所得税的转嫁与归宿
课时 86 10-2-4 税收归宿与资本化
课时 87 10-2-5 税收转嫁与收入再分配
24节: 税收与效率
课时 88 10-3-1 拉姆齐法则
课时 89 10-3-2 税收的超额负担与衡量
课时 90 10-3-3 偷逃税因素分析
12章: 第十一章 公共债务
1节: 公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课时 91 11-1 公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2节: 公债负担理论
课时 92 11-2-1 公债负担基本原理
课时 93 11-2-2 公债负担的限额与衡量标准
3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
课时 94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 坚决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2节: 公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课时 95 11-1 公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3节: 公债负担理论
课时 96 11-2-1 公债负担的基本原理
课时 97 11-2-2 公债负担的限度与衡量标准
13章: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
1节: 政府预算概述
课时 98 12-1-1 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课时 99 12-1-2 政府预算的形式
课时 100 12-1-3 政府预算的程序
2节: 国家金库
课时 101 12-2-1 国家金库
15节: 政府预算概述
课时 102 12-1-1 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课时 103 12-1-2 政府预算的形式
课时 104 12-1-3 政府预算的程序
课时 105 【2019年8月发布】《预算法》实施条例
16节: 国家金库
课时 106 12-2-1 国家金库
14章: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1节: 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责任划分
课时 107 13-1 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责任划分
2节: 政府间收入划分
课时 108 13-2 政府间收入划分
3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
课时 109 13-3 政府间转移支付
22节: 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责任划分
课时 110 13-1 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责任划分
23节: 政府间收入划分
课时 111 13-2 政府间收入划分
24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
课时 112 13-3 政府间转移支付
15章: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1节: 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课时 113 14-1 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2节: 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课时 114 14-2-1 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课时 115 14-2-2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课时 116 14-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
3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
课时 117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
4节: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课时 118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29节: 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课时 119 14-1 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30节: 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课时 120 14-2-1 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课时 121 14-2-2 财政政策的政策乘数效应
课时 122 14-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
31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
课时 123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
32节: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课时 124 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16章: 期末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