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
开课时间
长期有效
课程评分
............... 0.0
课程人数
0人
该课程不可加入,请联系课程负责人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磁暂态分析及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和基本计算方法,为后续的电力系统系列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课外自学、作业及专题研究等各个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电力系统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论文发表等多种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基本概念、潮流计算、有功平衡与频率调整、无功平衡与电压调整、短路计算、静态及暂态稳定性分析等。

课程目录
1章: 第1章 课程绪论
1节: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课时 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
课时 2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2)
课时 3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3)
2节: 1.2 电力系统的额定参数
课时 4 电力系统的额定参数(1)
课时 5 电力系统的额定参数(2)
课时 6 电力系统的额定参数(3)
3节: 1.2 例题: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确定
课时 7 例题: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确定
4节: 1.3 电力系统的重要变量:功率
课时 8 电力系统的重要变量:功率
2章: 第2章 电力系统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
1节: 2.1 电力系统元件建模的任务和思路
课时 9 电力系统元件建模的任务和思路(1)
课时 10 电力系统元件建模的任务和思路(2)
2节: 2.2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
课时 12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1)
课时 13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2)
课时 14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3)
课时 15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4)
课时 16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5)
课时 17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6)
课时 18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7)
课时 19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8)
课时 20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9)
3节: 2.3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
课时 21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1)
课时 22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2)
4节: 2.4 变压器的简化等值和π形等值
课时 23 变压器的简化等值和π形等值(1)
课时 24 变压器的简化等值和π形等值(2)
5节: 2.5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
课时 25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1)
课时 26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2)
课时 27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3)
6节: 2.6 负荷的等值电路与参数
课时 28 负荷的等值电路与参数
7节: 2.7 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
课时 29 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
8节: 2.8 例题
课时 30 变压器例题
9节: 附加例题:三相变压器的计算
课时 31 附加例题:三相变压器的计算
55节: 2.1 电力系统元件建模的任务和思路
课时 11 第2章 PPT
3章: 第3章 电力系统的标么值等值电路
1节: 3.1 标么制的提出
课时 32 标幺制的提出
2节: 3.2 基准值的选取
课时 34 基准值的选取
3节: 3.3 多电压等级网络中的标么值计算
课时 35 多电压等级网络中的标么值计算(1)
课时 36 多电压等级网络中的标么值计算(2)
4节: 3.4 标么值的实例应用
课时 37 标么值的实例应用
5节: 附加例题:标么值的计算
课时 38 附加例题:标么值的计算
31节: 3.1 标么制的提出
课时 33 PPT
4章: 第4章 电力传输的基本概念
1节: 4.1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
课时 40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1)
课时 41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2)
2节: 4.2 电压降落公式的物理内涵
课时 42 电压降落公式的物理内涵
3节: 4.3 网络元件的功率损耗
课时 43 网络元件的功率损耗
4节: 4.4 例题
课时 44 第4章例题
25节: 4.1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
课时 39 第4章PPT
5章: 第5章 开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节: 5.1 潮流计算的概念
课时 45 潮流计算的概念
2节: 5.2 开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课时 47 开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3节: 5.3 多电压等级开式电网潮流计算
课时 48 多电压等级开式电网潮流计算
4节: 5.4 开式潮流计算例题
课时 49 开式潮流计算例题引子(引申讲解)
课时 50 开式潮流计算例题讲解(1)
课时 51 开式潮流计算例题讲解(2)
5节: 附加例题:开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课时 52 附加例题:开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
课时 53 附加例题:开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2)
31节: 5.1 潮流计算的概念
课时 46 第5章PPT
6章: 第6章 闭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节: 6.1 闭式网络的基本概念
课时 54 闭式网络的基本概念
2节: 6.2 该如何求解闭式潮流
课时 56 该如何求解闭式潮流
3节: 6.3 两端供电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课时 57 两端供电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4节: 6.4 闭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课时 58 闭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5节: 6.5 环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课时 59 环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6节: 6.6 闭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例题
课时 60 闭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例题
7节: 附加例题:闭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课时 61 附加例题:闭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43节: 6.1 闭式网络的基本概念
课时 55 第6章 PPT
7章: 第7章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1节: 7.1 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
课时 63 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1)
课时 64 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2)
2节: 7.2 例题: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
课时 65 例题: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
3节: 7.3 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的建立
课时 66 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的建立
4节: 7.4 潮流方程的定解及约束条件
课时 67 潮流方程的定解及约束条件(1)
课时 68 潮流方程的定解及约束条件(2)
25节: 7.1 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
课时 62 第7章PPT
8章: 第8章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
1节: 8.1 从电力网络方程到功率方程
课时 69 从电力网络方程到功率方程(1)
课时 71 从电力网络方程到功率方程(2)
2节: 8.2 功率方程中方程数和未知数再讨论
课时 72 功率方程中方程数和未知数再讨论
3节: 8.3 迭代的基本概念及其算法
课时 73 迭代的基本概念及其算法(1)
课时 74 迭代的基本概念及其算法(2)
课时 75 迭代的基本概念及其算法(3)
4节: 8.4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课时 76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5节: 8.5 P-Q分解法潮流计算
课时 77 P-Q分解法潮流计算(1)
课时 78 P-Q分解法潮流计算(2)
31节: 8.1 从电力网络方程到功率方程
课时 70 第8讲PPT
9章: (*^▽^*) 实践: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
1节: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1)
课时 79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1)
2节: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2)
课时 81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2)
13节: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1)
课时 80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PPT
10章: 第9章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和频率调整
1节: 9.1 电力系统频率偏移的基本概念
课时 82 电力系统频率偏移的基本概念
2节: 9.2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
课时 84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1)
课时 85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2)
课时 86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3)
课时 87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4)
3节: 9.3 现代大电力系统的频率如何控制?
课时 88 现代大电力系统的频率如何控制(1)
课时 89 现代大电力系统的频率如何控制(2)
4节: 9.4 例题
课时 90 例题
课时 91 9.4 例题(2)
5节: 附加例题: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
课时 92 附加例题: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
31节: 9.1 电力系统频率偏移的基本概念
课时 83 第9章 PPT
11章: 第10章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节(一)
1节: 10.1 电力系统电压偏移的基本概念
课时 93 电力系统电压偏移的基本概念
2节: 10.2 电压水平取决于什么?
课时 94 电压水平取决于什么?
3节: 10.3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
课时 95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
4节: 10.4 现代大电网的电压如何控制
课时 96 现代大电网的电压如何控制
12章: 第11章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节(二)
1节: 11.1 调压方式概述
课时 97 调压方式概述
2节: 11.2 变压器分接头选择例题
课时 99 变压器分接头选择例题
3节: 11.3 并联补偿例题
课时 100 并联补偿例题
4节: 11.4 并联补偿例题的再讨论
课时 101 并联补偿例题的再讨论
25节: 11.1 调压方式概述
课时 98 第11章PPT
28节: 11.4 并联补偿例题的再讨论
课时 102 变压器分接头例题&并联补偿例题扫描
13章: 第12章 电力系统短路分析绪论
1节: 12.1 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的区别
课时 103 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的区别
2节: 12.2 电力系统短路的原因、后果及类型
课时 105 电力系统短路的原因、后果及类型1
课时 106 电力系统短路的原因、后果及类型2
3节: 12.3 无穷大容量电源经阻抗短路的分析
课时 107 无穷大容量电源经阻抗短路的分析1
课时 108 无穷大容量电源经阻抗短路的分析2
课时 109 无穷大容量电源经阻抗短路的分析3
4节: 12.4 常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指标
课时 110 常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指标1
课时 111 常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指标2
25节: 12.1 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的区别
课时 104 PPT
14章: 第13章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计算方法
1节: 13.1 转移阻抗的概念及计算
课时 113 转移阻抗的概念及计算(1)
课时 114 转移阻抗的概念及计算(2)
2节: 13.2 无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
课时 115 无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1)
课时 116 无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2)
3节: 13.3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
课时 117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1)
课时 118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2)
课时 119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3)
4节: 13.4 有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
课时 120 有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1)
课时 121 有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2)
25节: 13.1 转移阻抗的概念及计算
课时 112 第13章PPT
15章: 第14章 电力系统的对称分量法
1节: 14.1 不对称故障后电力系统的特点
课时 123 不对称故障后电力系统的特点(1)
2节: 14.2 对称分量的定义与性质
课时 124 对称分量的定义与性质
3节: 14.3 序分量对对称三相电力系统的性质
课时 125 序分量对对称三相电力系统的性质(1)
课时 126 序分量对对称三相电力系统的性质(2)
4节: 14.4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
课时 127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1)
课时 128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2)
课时 1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3)
课时 130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4)
5节: 补充讲解:浅析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课时 131 补充讲解:浅析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31节: 14.1 不对称故障后电力系统的特点
课时 122 第14讲PPT
16章: 第15章 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定
1节: 15.1 正序网络的制定
课时 133 正序网络的制定
2节: 15.2 负序网络的制定
课时 134 负序网络的制定
3节: 15.3 零序网络的制定
课时 135 零序网络的制定
4节: 15.4 例题
课时 136 序网制定例题
25节: 15.1 正序网络的制定
课时 132 第15讲PPT
17章: 第16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计算
1节: 16.1 不对称故障计算的基本思路
课时 138 16.1 不对称故障计算的基本思路
2节: 16.2 不对称故障的边界条件
课时 139 16.2 不对称故障的边界条件
3节: 16.3 单相接地故障的计算
课时 140 16.3 单相接地故障的计算
4节: 16.4 两相短路故障的计算
课时 141 16.4 两相短路故障的计算
5节: 16.5 两相短路接地故障的计算
课时 142 16.5 两相短路接地故障的计算
6节: 16.6 正序等效定则
课时 143 16.6 正序等效定则
7节: 16.7 例题—短路点的电流电压计算
课时 144 16.7 例题—短路点的电流电压计算
8节: 16.8 不同类型短路时的电压分布
课时 145 16.8 不同类型短路时的电压分布
9节: 16.9 非故障处的电压和电流计算
课时 146 16.9 非故障处的电压和电流计算
课时 147 16.9 非故障处的电压和电流计算2
10节: 16.10 例题—非故障点处的计算
课时 148 16.10 例题—非故障点处的计算
课时 149 16.10 例题—非故障点处的计算2
61节: 16.1 不对称故障计算的基本思路
课时 137 第16讲PPT
18章: 第17章 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
1节: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
课时 150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1)
课时 151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2)
课时 152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3)
2节: 17.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课时 154 17.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1)
课时 155 17.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2)
课时 156 17.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3)——巩固与复习
3节: 17.3 简单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详解
课时 157 17.3 简单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详解(1)
课时 158 17.3 简单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详解(2)
4节: 17.4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课时 159 17.4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25节: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
课时 153 第17章课件
19章: 第18章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所采用的元件模型
1节: 18.1 稳定性分析元件建模需要有哪些考虑?
课时 161 18.1 稳定性分析元件建模需要有哪些考虑?
2节: 18.2 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
课时 162 18.2 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1)
课时 163 18.2 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2)
3节: 18.3 简单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
课时 164 18.3 简单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
4节: 18.4 其余的元件模型
课时 165 18.4 其余的元件模型
25节: 18.1 稳定性分析元件建模需要有哪些考虑?
课时 160 第18讲 PPT
20章: 第19章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1节: 19.1 静态稳定性的定义
课时 166 19.1 静态稳定性的定义(1)
课时 167 19.1 静态稳定性的定义(2)
2节: 19.2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分析
课时 169 19.2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分析
3节: 19.3 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静态稳定判据
课时 170 19.3 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静态稳定判据
4节: 19.4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
课时 171 19.4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
5节: 19.5 系统静态稳定的根轨迹分析法
课时 172 19.5 系统静态稳定的根轨迹分析法
6节: 19.6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计算例题
课时 173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计算例题
37节: 19.1 静态稳定性的定义
课时 168 第19讲PPT
42节: 19.6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计算例题
课时 174 例题
21章: 第20章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1节: 20.1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概念
课时 175 20.1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概念(1)
课时 176 20.1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概念(2)
2节: 20.2 单机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
课时 178 20.2 单机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1)
课时 179 20.2 单机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2)
3节: 20.3 等面积定则
课时 180 20.3 等面积定则
4节: 20.4 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
课时 181 20.4 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
5节: 20.5 多机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判断
课时 182 20.5 多机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判断
6节: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
课时 183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1)
课时 184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2)
课时 185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3)
课时 186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4)
37节: 20.1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概念
课时 177 第20讲 PPT
42节: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
课时 187 第20章例题1
课时 188 第20章例题2
22章: 2023年春季学期课程期末考试
1章: 第1章 课程绪论
1节: 1.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课时 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
课时 2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2)
课时 3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3)
2节: 1.2 电力系统的额定参数
课时 4 电力系统的额定参数(1)
课时 5 电力系统的额定参数(2)
课时 6 电力系统的额定参数(3)
3节: 1.2 例题: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确定
课时 7 例题: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确定
4节: 1.3 电力系统的重要变量:功率
课时 8 电力系统的重要变量:功率
2章: 第2章 电力系统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
1节: 2.1 电力系统元件建模的任务和思路
课时 9 电力系统元件建模的任务和思路(1)
课时 10 电力系统元件建模的任务和思路(2)
2节: 2.2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
课时 12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1)
课时 13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2)
课时 14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3)
课时 15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4)
课时 16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5)
课时 17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6)
课时 18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7)
课时 19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8)
课时 20 同步发电机的等值电路和参数(9)
3节: 2.3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
课时 21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1)
课时 22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2)
4节: 2.4 变压器的简化等值和π形等值
课时 23 变压器的简化等值和π形等值(1)
课时 24 变压器的简化等值和π形等值(2)
5节: 2.5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
课时 25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1)
课时 26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2)
课时 27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及参数(3)
6节: 2.6 负荷的等值电路与参数
课时 28 负荷的等值电路与参数
7节: 2.7 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
课时 29 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
8节: 2.8 例题
课时 30 变压器例题
9节: 附加例题:三相变压器的计算
课时 31 附加例题:三相变压器的计算
55节: 2.1 电力系统元件建模的任务和思路
课时 11 第2章 PPT
3章: 第3章 电力系统的标么值等值电路
1节: 3.1 标么制的提出
课时 32 标幺制的提出
2节: 3.2 基准值的选取
课时 34 基准值的选取
3节: 3.3 多电压等级网络中的标么值计算
课时 35 多电压等级网络中的标么值计算(1)
课时 36 多电压等级网络中的标么值计算(2)
4节: 3.4 标么值的实例应用
课时 37 标么值的实例应用
5节: 附加例题:标么值的计算
课时 38 附加例题:标么值的计算
31节: 3.1 标么制的提出
课时 33 PPT
4章: 第4章 电力传输的基本概念
1节: 4.1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
课时 40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1)
课时 41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2)
2节: 4.2 电压降落公式的物理内涵
课时 42 电压降落公式的物理内涵
3节: 4.3 网络元件的功率损耗
课时 43 网络元件的功率损耗
4节: 4.4 例题
课时 44 第4章例题
25节: 4.1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
课时 39 第4章PPT
5章: 第5章 开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节: 5.1 潮流计算的概念
课时 45 潮流计算的概念
2节: 5.2 开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课时 47 开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3节: 5.3 多电压等级开式电网潮流计算
课时 48 多电压等级开式电网潮流计算
4节: 5.4 开式潮流计算例题
课时 49 开式潮流计算例题引子(引申讲解)
课时 50 开式潮流计算例题讲解(1)
课时 51 开式潮流计算例题讲解(2)
5节: 附加例题:开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课时 52 附加例题:开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
课时 53 附加例题:开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2)
31节: 5.1 潮流计算的概念
课时 46 第5章PPT
6章: 第6章 闭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节: 6.1 闭式网络的基本概念
课时 54 闭式网络的基本概念
2节: 6.2 该如何求解闭式潮流
课时 56 该如何求解闭式潮流
3节: 6.3 两端供电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课时 57 两端供电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4节: 6.4 闭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课时 58 闭式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5节: 6.5 环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课时 59 环网的基本功率分布
6节: 6.6 闭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例题
课时 60 闭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例题
7节: 附加例题:闭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课时 61 附加例题:闭式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43节: 6.1 闭式网络的基本概念
课时 55 第6章 PPT
7章: 第7章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1节: 7.1 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
课时 63 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1)
课时 64 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2)
2节: 7.2 例题: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
课时 65 例题: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
3节: 7.3 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的建立
课时 66 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的建立
4节: 7.4 潮流方程的定解及约束条件
课时 67 潮流方程的定解及约束条件(1)
课时 68 潮流方程的定解及约束条件(2)
25节: 7.1 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
课时 62 第7章PPT
8章: 第8章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
1节: 8.1 从电力网络方程到功率方程
课时 69 从电力网络方程到功率方程(1)
课时 71 从电力网络方程到功率方程(2)
2节: 8.2 功率方程中方程数和未知数再讨论
课时 72 功率方程中方程数和未知数再讨论
3节: 8.3 迭代的基本概念及其算法
课时 73 迭代的基本概念及其算法(1)
课时 74 迭代的基本概念及其算法(2)
课时 75 迭代的基本概念及其算法(3)
4节: 8.4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课时 76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5节: 8.5 P-Q分解法潮流计算
课时 77 P-Q分解法潮流计算(1)
课时 78 P-Q分解法潮流计算(2)
31节: 8.1 从电力网络方程到功率方程
课时 70 第8讲PPT
9章: (*^▽^*) 实践: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
1节: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1)
课时 79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1)
2节: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2)
课时 81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2)
13节: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1)
课时 80 PQ分解法编程实例讲解PPT
10章: 第9章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和频率调整
1节: 9.1 电力系统频率偏移的基本概念
课时 82 电力系统频率偏移的基本概念
2节: 9.2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
课时 84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1)
课时 85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2)
课时 86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3)
课时 87 频率水平取决于什么(4)
3节: 9.3 现代大电力系统的频率如何控制?
课时 88 现代大电力系统的频率如何控制(1)
课时 89 现代大电力系统的频率如何控制(2)
4节: 9.4 例题
课时 90 例题
课时 91 9.4 例题(2)
5节: 附加例题: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
课时 92 附加例题: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
31节: 9.1 电力系统频率偏移的基本概念
课时 83 第9章 PPT
11章: 第10章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节(一)
1节: 10.1 电力系统电压偏移的基本概念
课时 93 电力系统电压偏移的基本概念
2节: 10.2 电压水平取决于什么?
课时 94 电压水平取决于什么?
3节: 10.3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
课时 95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
4节: 10.4 现代大电网的电压如何控制
课时 96 现代大电网的电压如何控制
12章: 第11章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节(二)
1节: 11.1 调压方式概述
课时 97 调压方式概述
2节: 11.2 变压器分接头选择例题
课时 99 变压器分接头选择例题
3节: 11.3 并联补偿例题
课时 100 并联补偿例题
4节: 11.4 并联补偿例题的再讨论
课时 101 并联补偿例题的再讨论
25节: 11.1 调压方式概述
课时 98 第11章PPT
28节: 11.4 并联补偿例题的再讨论
课时 102 变压器分接头例题&并联补偿例题扫描
13章: 第12章 电力系统短路分析绪论
1节: 12.1 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的区别
课时 103 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的区别
2节: 12.2 电力系统短路的原因、后果及类型
课时 105 电力系统短路的原因、后果及类型1
课时 106 电力系统短路的原因、后果及类型2
3节: 12.3 无穷大容量电源经阻抗短路的分析
课时 107 无穷大容量电源经阻抗短路的分析1
课时 108 无穷大容量电源经阻抗短路的分析2
课时 109 无穷大容量电源经阻抗短路的分析3
4节: 12.4 常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指标
课时 110 常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指标1
课时 111 常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指标2
25节: 12.1 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的区别
课时 104 PPT
14章: 第13章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计算方法
1节: 13.1 转移阻抗的概念及计算
课时 113 转移阻抗的概念及计算(1)
课时 114 转移阻抗的概念及计算(2)
2节: 13.2 无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
课时 115 无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1)
课时 116 无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2)
3节: 13.3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
课时 117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1)
课时 118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2)
课时 119 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3)
4节: 13.4 有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
课时 120 有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1)
课时 121 有限大容量电源三相短路的计算(2)
25节: 13.1 转移阻抗的概念及计算
课时 112 第13章PPT
15章: 第14章 电力系统的对称分量法
1节: 14.1 不对称故障后电力系统的特点
课时 123 不对称故障后电力系统的特点(1)
2节: 14.2 对称分量的定义与性质
课时 124 对称分量的定义与性质
3节: 14.3 序分量对对称三相电力系统的性质
课时 125 序分量对对称三相电力系统的性质(1)
课时 126 序分量对对称三相电力系统的性质(2)
4节: 14.4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
课时 127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1)
课时 128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2)
课时 129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3)
课时 130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序等值(4)
5节: 补充讲解:浅析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课时 131 补充讲解:浅析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31节: 14.1 不对称故障后电力系统的特点
课时 122 第14讲PPT
16章: 第15章 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制定
1节: 15.1 正序网络的制定
课时 133 正序网络的制定
2节: 15.2 负序网络的制定
课时 134 负序网络的制定
3节: 15.3 零序网络的制定
课时 135 零序网络的制定
4节: 15.4 例题
课时 136 序网制定例题
25节: 15.1 正序网络的制定
课时 132 第15讲PPT
17章: 第16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计算
1节: 16.1 不对称故障计算的基本思路
课时 138 16.1 不对称故障计算的基本思路
2节: 16.2 不对称故障的边界条件
课时 139 16.2 不对称故障的边界条件
3节: 16.3 单相接地故障的计算
课时 140 16.3 单相接地故障的计算
4节: 16.4 两相短路故障的计算
课时 141 16.4 两相短路故障的计算
5节: 16.5 两相短路接地故障的计算
课时 142 16.5 两相短路接地故障的计算
6节: 16.6 正序等效定则
课时 143 16.6 正序等效定则
7节: 16.7 例题—短路点的电流电压计算
课时 144 16.7 例题—短路点的电流电压计算
8节: 16.8 不同类型短路时的电压分布
课时 145 16.8 不同类型短路时的电压分布
9节: 16.9 非故障处的电压和电流计算
课时 146 16.9 非故障处的电压和电流计算
课时 147 16.9 非故障处的电压和电流计算2
10节: 16.10 例题—非故障点处的计算
课时 148 16.10 例题—非故障点处的计算
课时 149 16.10 例题—非故障点处的计算2
61节: 16.1 不对称故障计算的基本思路
课时 137 第16讲PPT
18章: 第17章 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
1节: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
课时 150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1)
课时 151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2)
课时 152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3)
2节: 17.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课时 154 17.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1)
课时 155 17.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2)
课时 156 17.2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3)——巩固与复习
3节: 17.3 简单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详解
课时 157 17.3 简单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详解(1)
课时 158 17.3 简单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详解(2)
4节: 17.4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课时 159 17.4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25节: 17.1 稳定性的基本涵义
课时 153 第17章课件
19章: 第18章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所采用的元件模型
1节: 18.1 稳定性分析元件建模需要有哪些考虑?
课时 161 18.1 稳定性分析元件建模需要有哪些考虑?
2节: 18.2 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
课时 162 18.2 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1)
课时 163 18.2 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2)
3节: 18.3 简单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
课时 164 18.3 简单电力系统的功率特性
4节: 18.4 其余的元件模型
课时 165 18.4 其余的元件模型
25节: 18.1 稳定性分析元件建模需要有哪些考虑?
课时 160 第18讲 PPT
20章: 第19章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1节: 19.1 静态稳定性的定义
课时 166 19.1 静态稳定性的定义(1)
课时 167 19.1 静态稳定性的定义(2)
2节: 19.2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分析
课时 169 19.2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分析
3节: 19.3 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静态稳定判据
课时 170 19.3 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静态稳定判据
4节: 19.4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
课时 171 19.4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
5节: 19.5 系统静态稳定的根轨迹分析法
课时 172 19.5 系统静态稳定的根轨迹分析法
6节: 19.6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计算例题
课时 173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计算例题
37节: 19.1 静态稳定性的定义
课时 168 第19讲PPT
42节: 19.6 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计算例题
课时 174 例题
21章: 第20章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1节: 20.1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概念
课时 175 20.1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概念(1)
课时 176 20.1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概念(2)
2节: 20.2 单机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
课时 178 20.2 单机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1)
课时 179 20.2 单机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2)
3节: 20.3 等面积定则
课时 180 20.3 等面积定则
4节: 20.4 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
课时 181 20.4 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
5节: 20.5 多机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判断
课时 182 20.5 多机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判断
6节: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
课时 183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1)
课时 184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2)
课时 185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3)
课时 186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4)
37节: 20.1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概念
课时 177 第20讲 PPT
42节: 20.6 求极限切除角的计算例题
课时 187 第20章例题1
课时 188 第20章例题2
22章: 2023年春季学期课程期末考试

课程教师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公告

暂无公告